平时都是老公给我们做早餐。今天假期第二天,我早起后给那爷俩把门关上,让他们好好睡一觉,去厨房给他们做早饭。
上班的日子早饭要么是挂面,要么是现成的馄饨,要么是面包加鸡蛋,怎么方便怎么来——那简直不叫生活,只是生存而已。
慢时光,就应该享受,哪怕白水煮面也要撒点葱,那是对生活的尊重。
和一块面,面带微笑,心存着爱意,揉成光滑的面团,饧发一会儿。
好久没做手擀面了,说实话,这对我来说也是个短时间提升不了水平的技术活。印象中,母亲的手擀面水平那是相当高的,尤其是擀的杂粮面,薄如纸片,切出来的面条整整齐齐,总是感慨母亲就像魔术师。
但是大面团我是驾驭不了的,于是我把大面团分成了三小块。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把面放在宽大的案板上,逆时针转动着揉压,揉压了很久,再把面团摆在案板中央,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把面团的周围压扁,面团成了一个厚厚的面饼,这时把面卷在擀面杖上,两只手摁压着快速地推出去、拉回来,打开换个地方再卷上推出去、拉回来,再打开再卷上……这一些动作我是完全靠着记忆中母亲做手擀面的样子做的。这个过程要在不同的方向来回四五次,我喜欢这种极强的韵律感——好似显得自己动作很娴熟。
母亲每次摁压那案板上就有节奏地响起“咚咚——咚,咚咚——咚”的擀面声。几分钟工夫,一团面就变成了圆圆的、薄薄的一大片面饼。而我手里这个是一张锅盖大小的小面饼。
仍然学着母亲的样子,圆面饼卷在擀面杖上,再双手拿起擀面杖,让面饼一点点下垂一边放一边一叠一叠把面饼叠成长长厚厚的一摞,然后用菜刀“哒哒哒哒哒哒……”快速而有节奏的切着那叠好的面饼,转眼间案板上就摆满了整整齐齐的一排面条,纤细而均匀。
再学着母亲的样子,用手轻轻一抄,然后提起一绺绺长长的面条码放在秸杆做成的盖顶上——好像完成了一项艺术品。
煮好面配上油菜,大虾,荷包蛋,喊那爷俩起来吃早饭。
“妈妈做的手擀面颜值营养俱佳!”
“媳妇水平挺高啊,有滋味有颜色,低油低盐营养全!”
我听着心里美滋滋的,赶紧也坐下来大快朵颐——
“没放盐?”
哈哈,没事儿,有咸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