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热闹少了许多,春晚也乏善可陈,好在还有一部《你好,李焕英》。
豆瓣电影上,评分高达8.2,春节档里一骑绝尘,刷爆了热搜榜单,也刷爆了无数人的朋友圈。
因为,它太感人了,而且,它太动人了!
学院君马上跟大家说说电影中那些戳心的细节。
(ps:内含剧透,谨慎观看。)
这部电影,是贾玲送给母亲的迟到告白书
感人,是因为《你好,李焕英》改编自贾玲的亲身经历,而李焕英,就是贾玲妈妈的名字:
2001年,贾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刚入学一个月,就接到家里的电话,姐姐哭着说:“妈没了,你快回来看最后一眼吧。”
19岁的贾玲懵了,在回老家的车上泪如雨下,在那个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她一直求旁边的人能不能借个电话,让她最后听听母亲的声音。
结果是,贾玲错过了妈妈的最后一面,等她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然天人两隔。
从此,贾玲的人生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妈妈”一词,成了心头永远的伤,没能见上的那最后一面,成了心中永远的空洞。
她说:“我的快乐永远缺了一角,越成功,那个缺口就越大。”
因为,妈妈走了;也因为,自己还从没有让她骄傲过。
所以,在《你好,李焕英》的开头,就是妈妈李焕英对贾晓玲的一句:“你什么时候能给妈长回脸?”
贾晓玲,是贾玲在电影中的化身,也是我们普通人家里的那个“熊孩子”: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上幼儿园,三天两头拉裤兜;小学时,常常玩得一身土,裤子都刮破了;中学时,成绩永远垫底,害得妈妈常被班主任训斥;好不容易在高考时,考上了成人教育,却紧接着搞了一个“神”操作。
为了哄妈妈高兴,为了给妈妈长脸,贾晓玲伪造了本科通知书。妈妈看到后,开开心心呼朋唤友办了一场升学宴,结果好死不死就在酒席上,贾晓玲当着众人面露了馅儿。
之后,妈妈用自行车载着贾晓玲回家。贾晓玲耷拉着脑袋,以为妈妈肯定会严厉责骂自己,可是,妈妈并没有这么做,反而一边蹬车,一边笑了,安慰说:“没关系,我相信我女儿将来肯定特有出息,会给我买貂儿、买汽车。”听了妈妈的话,贾晓玲释然了,这也是整部电影开场后最温馨的画面。
但是,上一秒还在温馨,下一秒一场飞来车祸就让妈妈进了医院,生死未卜。
在病床边照看妈妈的贾晓玲,回忆着过去,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给妈妈买敞篷车,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妈妈……她一边哭,一边睡着了,再醒来的时候,她,穿越了,穿越回了妈妈的年轻时代。
看着自己从未见过的年轻的妈妈,贾晓玲觉得自己要帮助妈妈改命,让妈妈能像王琴阿姨(李焕英同事)那样,满身珠光宝气;让妈妈能有一个留学UCLA,月薪八万的女儿;让妈妈拥有幸福宽裕的人生,而不是在48岁那年遇上车祸。
于是,她想尽办法帮妈妈抢到电视机,让她成为全厂第一个有电视的人;她费尽周折让妈妈参加排球比赛,因为听说赛后会有“天大的好事”;她甚至放弃自己“出生”的机会,使劲儿撮合妈妈和厂长儿子约会。
贾晓玲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觉得自己满足不了妈妈的“长脸”夙愿。
其实,不只是贾晓玲,生活中大多数淘气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成长经历都是出奇的相似:总是被周围人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导致自己也觉得妈妈嫌弃自己,自己不够好。
但妈妈嘴里唠唠叨叨自家孩子调皮捣蛋,别家孩子乖巧懂事,就是嫌弃自己的孩子吗?
在电影里,贾晓玲告诉我们,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妈妈爱自己的女儿,胜过爱自己的命运
虽然贾晓玲无所不用其极,撮合妈妈和厂长儿子,但妈妈还是和谈了三年恋爱的锅炉工,也就是爸爸贾文田去领证结婚了。
贾晓玲知道后,又气又急,说你怎么能走回老路呢?逼着要妈妈去把婚给离了,拉扯中还把新领的结婚证给撕破了。
但妈妈轻声说:我这辈子很幸福,你们怎么就不信呢?
贾晓玲就是不信,对妈妈说,你未来的女儿啊,聪明漂亮,不到五岁就上了小学,从来都是全校第一……月工资八万呐!
她把原本以为妈妈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告诉了妈妈,以为妈妈一定会特别开心。
可是妈妈却摇了摇头,说:
我的女儿啊,我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听到这句话,贾晓玲再也忍不住,痛哭失声。
原来,在妈妈心里,即使她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依然是妈妈最爱的女儿。哪怕她面上再嫌弃,嘴上再唠叨,心里也把自己的女儿当块宝。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父母,不都是这样吗?
今年疫情,很多年轻人都在就地过年,不少父母嘴上说着不用伺候“小祖宗”了,但爱却从未缺席:贴心地给孩子写好了年夜饭指南;打包发过来的腊鱼、腊肉......
这沉甸甸的,都是父母最滚烫的爱。
所以啊,天下的父母其实都一样,自己的儿女功成名就是一回事儿,但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健康、快乐、平安地过完这一生。
所以啊,妈妈重回过去,没有想着去弥补遗憾,反而全心全意配合女儿演出。
她抢电视,是因为女儿的一个示意“上啊”;打排球,是因为女儿喜欢看、要为女儿出头;听说二人转是女儿排的,她就去看,在台下看得笑出眼泪,眼泪中有欣慰、有满足,更有不舍;当女儿从高空降落,她不顾一切冲过去,嘴里喊的是:“我的宝!”
她知道女儿只想让自己开心,知道女儿在弥补自己没出息的遗憾……所以,她用生命告诉女儿:拥有你这样的女儿,是妈妈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一个是不知道妈妈知道,全心为了让妈妈高兴的女儿;一个是知道女儿不知道,全心配合女儿演出的妈妈,这份母女间的感情,让学院君看得泪流满面,也不禁思考:“什么样的亲子关系能让人真正感到幸福?”
看透了孩子,是否还能继续深爱他?
李焕英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她是真心接纳了自己不那么完美的孩子。
所以,贾玲虽然看上去样样都不行,但她内心的底色是阳光又开朗的,她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能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这份自信和能力就是一个好的母亲给孩子的力量。
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敢不敢接受孩子归于平凡的现实呢?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这个叫做“平凡”的东西,很多时候,为了让孩子有出息,我们会被蒙蔽双眼。
数不清的唠叨,伤孩子心的鞭策,上不完的辅导班,一次次为了所谓的人生目标,忽略了身边最渴望爱的孩子,结果,我们的“为孩子好”,我们的爱,变成了孩子的压力,愧疚,甚至伤害。
影片中的前期不就如此吗?贾晓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看着妈妈的朋友炫耀自己月薪8万的女儿,听着妈妈唠叨自己没有给她长脸,就去想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应该会比现在幸福吧。
好在,弥留之际的妈妈对贾晓玲说: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这句话让晓玲度过了妈妈离世的坎,弥补了心中一直有的遗憾。
她知道了,妈妈的话不能全信,但妈妈的心,要看清。
但现实中没有穿越,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上进一些,努力一些,但请放下焦虑,放下和其他家长间的攀比,重新看待自己的孩子,重新思考让孩子努力学习的意义。
其实,我们想让孩子有出息,无非是为了让他以后有能力去养活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孩子能健康快乐地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违背做人的原则,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健康快乐,平安到老,又有何不可呢?
也许,孩子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只要心怀理想和憧憬,愿意为之而努力、奋斗,理想或小或大,但只要愿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付出心血,最后终将成就不平凡。
真正优秀的父母,不会要求孩子给自己长脸,只要孩子健康快乐,他们就会心满意足。
就像李焕英那样:
哪怕全世界都说孩子差劲儿,也相信他真棒!
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