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永澄老师关于世界观的一系列日更,查看方式见文末。
01 怼鸡汤的辣评玩家
W有一位朋友,名字是安奇。
可能因为本身从事保险行业工作的缘故,安奇总喜欢编造各种各样的鸡汤段子发在朋友圈。
“提早了30分钟就来到培训现场,我果然是个爱学习的人。”
“工作有意义,怎么干都不会累。”
“成功不遥远,只要你愿意,触手可及。”
……
W身为思考达人,既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又有犀利的模式分析能力,他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于是他在安奇的朋友圈下面回复到:
准时也不会妨碍学习呀。
老板喊你今晚通宵加班。
嗯,拿到头上那个瓶子,是挺成功的。
……
每次发完辣评,W都感言到:哎呀,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什么时候会屏蔽我呢?
是啊,为什么我居然想要别人屏蔽我?
难道我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招人讨厌吗?
W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02 焦虑又自卑的学习者
H自封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工作之外的时间,他都花在了读书和学习之上。
然而,他却因此变得目中无人,还常常用知识来打击别人。
有一次,他在公司做一个关于如何高效学习的分享,一个听众跑来质疑他,说ppt做得不够好。
听众:你说了那么多的例子和解决办法,为什么不把这些内容整到ppt里呢?那样我们可以看到更清晰啊。
H:你给我说说ppt的作用是什么?
听众:展示啊,有的就该放上去。
H:不好意思,我跟你的想法不太一样。我认为ppt只是一个帮助理解的载体,至于例子和解决方案这些细节你大可以自己做一下笔记。
听众这时也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他扭转了头,没有继续认真听讲。
H心想:怎么样?认怂了吧?就你那认知水平还想跟我来死磕?
03 言辞犀利的高管领导
Y是一个高管,他是个工作狂,除了每天工作14个小时之外,还坚持看书和写作。
他在面试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这种要求变成期待,于是遇到不够长进的面试者,他马上会启动“质问”模式。
Y:你刚刚说很爱学习对吧?那你具体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面试者:考证。
Y:哦~考证是吧,那可得花上不少时间,你有在复习吗?
面试者:有……我有的。
Y:复习的频率怎么样?每天花多少时间?
面试者:呃,每天一个半小时,也不一定,看情况吧。
Y:是因为加班影响了你的学习时间吗?
面试者:只是月初几天会加班吧。
Y:平时不怎么加班,但学习时间还是没保证吗?
面试者:……
04 成长者,不以打击为目的
故事说完了,三位故事的主人公加起来就是WHY——为什么。
为什么先行的成长者就可以无情地去打击他人?
当成长者的视野变得更开阔,知识变得更丰富,认知变得高级的时候,他们就有了打击他人的“资格”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应该从被打击者的角度来看看:
故事1中的安奇即便不屏蔽W,她仍会继续发鸡汤;
故事2中的听众仍然觉得自己是对的,他认定了H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故事3中的面试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只会认为Y这个领导太苛刻,幸好自己还没去这家公司打工。
被打击者不会发生任何实际的改变,因为他们没有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任何新的东西。
作为成长者,你在打击的那一刻虽然觉得爽了,但实际却是对世界发出了一个负能量,这个负能量正在阻碍你与世界的连接。
是时候要思考另外一种可能性了,把情况反过来:如果你看到别人的痛苦,帮助他去进行内心的探索,让他的认知也能够有效升级,那才是真正对世界有意义的正能量。至于其他大部分时候,别人并没有请求你的帮忙,那只要闭嘴就好了。
这种心态其实就是“慈悲心”。
05 慈悲者,不期许
在学习教练技术时,常会接触到佛学“慈悲心”的概念,在描述这个观点之前,先来看看教练技术中的几个重要假设:
每一个人都具备他成长所需的内外在资源
现实中的表象总是非常复杂的
在这些原则之上的原则是:我不知道
武志红老师说:我们在关系中,必须放下头脑中的预判,才能真正看见对方的真我。
六祖慧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永澄老师说:千万不要因为自以为的站在高维而去鄙视其他低维的人,在多层投射里,你无法判断对方的投射端究竟在哪个投射层,所以,不要傲慢、不要傲慢、不要傲慢。
剽悍一只猫说:友谊之道,就是一起牛逼。
慈悲心是一种心性,即:时刻把与世界为善作为最大的原则。这里的善并不是说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硬塞给人,也不是说直接丢出一个解决方案。
善是由心而发的,从教练技术上来说就是先支持,后提问,用引导探索的方式,让对方找到升级自我的办法。
来看看三个故事中,WHY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W可以这样说:
看来你真的很爱学习,好奇今天的培训内容是?
工作有意义,也要好好注意身体哦。
成功离你并不遥远,我也想要成功,可以教教我吗?
H可以这样回应他的听众:
你的提问非常好,确实完整的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哪位小伙伴可以给大家发一份?
Y可以这样帮助面试者:
考证是个不错的目标,你目前是怎么规划的呢?
嗯,现在这样复习就能通过考试了,你觉得可以再多做点什么提高通过的概率?
慈悲者,用心助人。
附言
随着自我的认知不断升级,也许不可避免地会生出一种优越感。
“我就是比你牛逼,我就是比你厉害” 这类内心话语的背后却又透露着成长者本身的自我衰弱感,实质也是格局太低的一种表现。
成长虽能让我们在竞争领域取得成就,但那并不意味凌驾和控制。
正如《南齐书·高逸传论》所言:
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最后,极力安利大家来看永澄老师关于世界观的日更。重塑三观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极大的作用,而世界观又是三观中非常重要的出发点!来吧,你一定会获得巨额收益的!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