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Holiday
在旁人看来,好朋友呆久了连长得都有点儿像,
穿衣服的风格越来越像,
吃饭的口味越来越像,
小暴脾气越来越像,
说话的调调儿越来越像,
趾高气昂时下巴扬的角度越来越像,
笑起来嘴角咧的弧度如果经过计算应该也一样。
[嗯没错,天天都有人说我俩像,虽然我没觉得。]
嘴上虽然这么说着,
然而你脑子里可能已经代入一二三个朋友备选人了。
(不接受反驳。)
其实,朋友
你有没有想过
你和你的好朋友,
也许并不是因为待得久了才相像,
而恰是因为相像,才会互相吸引呢?
人与人之间社交关系的形成,
或许是生来注定的——我们选择的朋友,
其实刚好是与我们DNA更为相似的人呢。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上的报道显示:
朋友间具有1%的基因相似度。
1%的基因相似度在遗传学上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俩如同失散多年的第四代表兄弟姐妹。
(有点儿懵逼)
两个人排除任何血缘关系后,
却有1%的基因相似度,在遗传学上是卓越的。
研究人员针对1500万个变异标记基因,
对1932个独立个体进行了基因组学分析,
得出来结论:朋友之间基因的相似度
明显大于陌生人之间的基因相似度。
这并不是说某一个基因的某一个位点就决定了你是我的好朋友,
这个相似度,是站在整个基因组的角度,
描述了一个宏观的信息,
在“我们是朋友”这件事儿上,
很多无名小基因都表现出了若有似无的相关性,
积少成多,
于是呈现到整个基因组上相似度就是显著的。
假设综合考量这堆基因来设置一个友情分数的话,
朋友之间的友情分数会很高。
在素不相识的一群人中进行基因检测,
根据这个友情分数,
甚至可以预测出你未来的好朋友。
当然,为了支持社交关系与基因相关这一结论,
Prof.Nicholas Christakis(耶鲁大学)和Prof.James
Fowler(加州大学圣迪戈分校)还是针对一些特定基因
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供了有趣的支持。比如,
朋友之间与味觉相关的基因的相似度很高,
与免疫力相关的基因的异质性很高。
(上图表示了朋友GWAS中的t统计的分布除以在陌生人GWAS中的t统计的分布,该结果显示在分布的尾部和头部中具有更多的异质性(负相关)和更多的同源性(正相关),
这都属于朋友之间基因的特点)
这个结果并不难理解,某天大家一块儿吃自助餐,
你发现有个小伙子和你一样一直狂拿三文鱼
(忽略其他因素。)第一二三次夹到同一个
碟子时你们相视一笑,嘿真是缘分,
于是下一次你俩就单独去吃日本料理了。
相似的味觉基因会将你们引领到类似环境中,
让你们有机会进行沟通,环境造就了你们成为朋友。
控制免疫力的基因却不尽然,某天你生病了,
然后一堆朋友来看你,
你当然不会希望看到回去之后他们也被这个病击倒,
一下子病一窝。
此刻你需要的是一堆百毒不侵的朋友,
至少他们对这个病是有抗体的。
然后病怏怏的你就能每天被一群活蹦乱跳的人包围,
好的也快。
这可能是人类对环境选择中采取的适应性策略。
在社交网络中,
免疫系统功能的互补性,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显然比协同作用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无论是同源性还是异质性,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都展现了基因和非血缘的社交关系是有遗传相关性的。
而朋友之间的这种过度的遗传相似性显示,我们每个人
表现出来的性状,除了与自己的dna有关,
还会受到周围人的基因组的影响。
比如早在2010年科学家就统计过,
你的朋友有点儿胖,你胖的概率会提高45%;
你的朋友的朋友有点儿胖,你胖的概率会提高25%;
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有点儿胖,
你胖的概率会提高10%。
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有点儿胖,
你胖的概率就…才终于不会受到影响了。
因此,在研究个体的遗传全景
(genetic landscape)时,
将个体内部和其所处环境中
其他人的基因视为一个整体是有意义的。
一个人的社交环境,他在社交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都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遗传表现。
所以也许你偶尔会叹息,
为什么我的朋友们这么优秀。我却这样子。
其实当你拥有一个你觉得很成功的朋友时,
你变的和她一样成功的概率会很高。
并且,与此同时你可能有所不知,
他眼中的你也是熠熠闪光的。
因为只有互相看得到彼
此的闪光点,
才会成为朋友。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朋友们
虽然你们可能不好意思承认
但是我们也许生来就注定是好朋友
愿你们早日变得像我一样优秀
哈哈哈哈哈哈。[沉默]。
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么么哒!
参考文献:
ChristakisN A, Fowler J H. Friendship and natural selection[J]. Proceedings of the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111(Supplement 3): 10796-108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