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年凤凰菩提树护佑的地方(一) ——自然与精神的家园巴拉格宗

千年凤凰菩提树护佑的地方(一) ——自然与精神的家园巴拉格宗

作者: 心语_f8a1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5:32 被阅读0次

    办完计划内的公务只剩下7个小时,就要从迪庆飞回北京了,从香格里拉市内到巴拉格宗要在迪庆的崇山峻岭中(那里的道路有多险峻参看《大美澜沧江迪庆段》),单程行车1个半小时以上,还要留出退房、午餐、登机的时间,是否冒着误机的风险利用这可怜的一点儿时间,再去巴拉格宗,为荟聚网的会员朋友们勘查一下体验路线?确实让人有所疑虑。但当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行、抵达巴拉格宗景区门口,仅仅是看到了那千年凤凰菩提树,我就知道,所有的冒险是值得的。

    图1 枝繁叶茂、像孔雀开屏般爬满半个崖壁的就是巴拉格宗那棵千年凤凰古菩提树

    自从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世人就将菩提树与灵性、祥瑞、神圣划上了等号。不知两千年前佛祖悟道的菩提树是什么样子,但巴拉格宗那枝繁叶茂的千年凤凰古菩提树,却无疑充满了灵性与神奇!要知道,菩提树是榕属大乔木,只在幼时会附生在其他树上,而这棵千年古菩提树,却像一株藤本植物,完全攀附在巴拉格宗那悬崖峭壁上!像开屏的孔雀般将所有的枝干、树叶舒展地铺陈在整整半幅崖壁上!也正因如此,才被冠以“凤凰菩提树”的美名。上千年的时间,这棵菩提树就一直静静地与巴拉格宗的山峦峭壁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似乎想融入对方的机体里。山川有灵,必有外化,以征祥瑞。毫无疑问,这千年凤凰菩提树是巴拉格宗的象征与守望者。

    图2 巴拉格宗千年凤凰菩提树的枝干像藤本植物的藤蔓一样沿着崖壁攀援而上

    凤凰菩提树的神奇还远不止于此,要知道菩提树是热带植物,在中国只生长在海南岛、广西和云南南部,正常的分布北界在普洱市的景东,景东最北端的地理纬度为北纬24度,就像我们在《听雨景迈山、人文普洱茶》中所论述的那样,普洱市在东南亚矮山丘陵地带向云贵高原爬升的隆起带上,又地处云南南部,气候较云南绝大多数地区要温热。而迪庆最南端的地理纬度为北纬27度(巴拉格宗应该在北纬28度左右),同时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爬升的隆起带上,香格里拉市的海拔达到3280米,气温比北京还要低!而且菩提树一般生活在海拔400-630米的地带,而巴拉格宗最低处的海拔也在2000米以上!怎么会有菩提树在这里开枝散叶呢?

    其实,这就是在《迪庆,拧开中国生物多样性水龙头的地方》一文中所介绍过的,以三江并流核心区为代表的横断山脉,由于山系、水系都是南北向,因此,为物种躲避气候变迁留下了迁徙通道,成就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

    既然这千年凤凰古菩提树如此神奇,犹如巴拉格宗的守护神,那么,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巴拉格宗为什么值得上苍用这千年凤凰菩提来护佑。

    图3 巴拉古村落错落有致,远处的“靠山”虽崖壁高耸,但由于距离得当,而全无窘迫感

    要说巴拉格宗,就要从巴拉古村落的由来说起。在一千三百年前,一个巴塘的藏族部落厌倦了战争和苦难的生活,开始迁徙,千辛万苦地去寻找理想中的家园和天堂般的世外桃源。终于,他们在格宗雪山的半山腰找到了一块难得的向阳缓坡,于是定居下来,过着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一住就是一千三百年,这就是巴拉古村落的由来。“巴拉”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从巴塘来的藏族村寨。巴拉古村落,就坐落在巴拉格宗的核心区,甚至可以说,没有巴拉古村落,就没有巴拉格宗的今天。

    图4 石块砌就的护坡和院墙,与木质的梁柱构成了巴拉古村落典型的康巴藏族的建筑风格

    无独有偶,据说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是以巴拉格宗为原型的,可见这里的宁静、祥和与美丽,是非同一般的。村落依山势而建,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房屋营造就地取材,以石块垒砌的护坡、墙体,以木质梁柱组成内部的承重结构,总体的建筑样式犹如碉楼,具有典型的康巴藏族的建筑风格。村内的小径由石板铺就,蜿蜒而上,曲径通幽。村后的山体虽壁起千仞、崖壁高耸,但由于距离得当,有“靠山”的坚实却毫无临崖而居的窘迫之感。

    图5 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而上、曲径通幽

    转过身,面向下坡的方向,则是一畦充满田园气息的缓坡耕地,依然是依地势而平整成不规则的梯田,极具特色的是田亩间疏落有致地种植着树木,成为构成田园气象的点睛之笔。也许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使这里的居民直觉性地知道树木对于这块珍稀土地的意义。几只顽猴正在林间嬉戏,为这里平添了无限的生趣。

    图6 背对村落,面向山谷,是山腰处一片缓坡,对照周边巍峨险峻的群山,就知道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土地!而田亩间疏落有致的林木,为这里平添了田园气息

    利用报道沙漠渔夫何延忠在“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上做主题演讲的工作之便,我聆听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有关“美丽中国的深邃之形”的主题演讲,他的主要观点就是:一定要使景观符合生态学的要求。无疑,巴拉古村落是古老智慧契合这一要求的典范。

    图8 将图7进行局部放大,就可以看到缓坡耕地上嬉戏的几只顽猴

    自助者天助,也许正是这些世代居住在这里,敬畏自然、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过度索取的人们,才配得到上千年凤凰古菩提树的护佑。也许正好相反,正是那些世代相传的古老生存智慧,才让那曾经在上千年里,寂寥于空谷的凤凰菩提树,免于了人类活动的侵扰与荼毒,得以扬名于今世。

    景观优美固然是世外桃源的必要条件,但没有富足,也不能称其为世外桃源!因此,贫困绝不会成为世外桃源的注解。巴拉格宗让人吃惊的,恰恰是其封闭、少地的自然秉赋,与这里的富裕程度形成的强烈反差。构成“世外桃源”的要件是与世隔绝,曾经的隔绝是显见的,只需先让我们看看“缓坡”有多“缓”,就可以判读过往的岁月会有多闭塞!从图6、图7的侧面,拍摄我曾经站过的护坡挡墙——从那里,我完成了图6、图7的拍摄,就可以看出,所谓的“缓坡”也是陡峭异常的,只是和周遭动辄就拔地而起的千仞峭壁相比而言是“缓坡”。在当今的社会,富裕同与世隔绝永远像地球的南北极,不会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看来现在,我们需要将目光聚焦到通向巴拉古村落的道路上来了!

    那是千回百转般盘绕在陡峭山间的公路,其转折之急促、坡降之陡恐怕要甚于著名的抗战名路,贵州晴隆的24道拐。由此,我们除了进一步判读着巴拉古村落,乃至整个巴拉格宗曾经的“与世隔绝”,我们会由衷地感叹修建这样道路的艰辛与不易!

    图10 连通巴拉古村落和外界的公路犹如抗战名路——贵州晴隆的24道拐

    如果说从山上看,犹如晴隆24道拐的盘山公路是让人惊叹的,那么当看到下一篇时——从山下向山上看,则是让人惊心的!如果说曾经的过往,那千年的凤凰古菩提树是自然家园的象征,那么这条盘山路,则是承传千年、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家园的写照。近期,荟聚网会大量文章谈到“中国首次商业化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的话题,而当来到巴拉格宗,来到巴拉古村落,我们发现:虽就自然秉赋而言,这里无疑是极端恶劣的,但这里明显是富足而不需要扶贫的。因此甘肃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广播黄梅副总监的一个提法——“文化扶贫”特别能引起我的共鸣。我想,她所谓的“文化扶贫”的核心,是重塑人的精神——精神上贫瘠的人们,生活上一定会是贫困的。巴拉古村落一定有一个精神家园值得去挖掘、借鉴,因为他们在某种精神的引领下,已经在实践中,走到了时代的前头。更多百城千舞和中国傩城原创文章,欢迎登录荟聚网转载并注明出处链接,http://www.chinahuiju.cn/article.php?id=526。(待续未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年凤凰菩提树护佑的地方(一) ——自然与精神的家园巴拉格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mv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