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列》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淮海,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小山,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他们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擅长写哀愁的人,他们的平淡词句都隽永有味,浅显的词语都有深情的韵致。
秦观的词基本上是描写男欢女爱春恨秋愁。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中表达对幸福的爱情渴望、执着、专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潮暮暮”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孤独、低沉、淡淡忧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寻找桃源不得,这是一种迷失,这是寻找生命的定位时伴随着的仿徨和徘徊,这是一种无奈。陶渊明“可堪孤馆闭春寒”,孤独的封闭。
“杜鹃声里斜阳”淡淡的哀伤油然而生,这是生命底下的淡淡之伤感。
更多的恨更多的哀愁,因为“切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四库全书》称秦观词“情韵兼胜。”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词生动传出了词人那精微深婉的体验,笔轻、语丽、轻柔……
想到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这又是一个典故。白居易已经在讲这种感觉了--“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人生自由剪不断理还乱……
晏几道词婉转、深情。在他的词里可以读到感伤、落寞以及对于生命的感悟。也能提现真性情。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画面感强,传达的心情各有千人千面,我以为是对于生命的状态的一种抒发。即所谓“诗无达诂。”
第二阙,是回忆小蘋,两方面的一是穿的衣服;一是两人的情感。生命中的喜悦,重重的记轻轻的说。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以酒说是也是感人……
王维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