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东吴同学会讲到,真正的时间管理不是时长管理,而是时机管理。这几年混江湖的经验让我对这句话非常有共鸣。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努力撒种子,即使自己已经没有种子可撒,没有力气去撒,也强迫着自己继续。
少年时,总是英气勃发的,好像世界都是我的,眼睛就只盯着远方,相信现在脚下的路就是通往远方的。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即使不断努力走着,有些地方就是不能抵达。路并不是“我”来决定的。天,地,路过的人,突然的一阵风,都有可能改变了前路。特别是这几年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世界上看到的事情。看吴秀波四十岁大红,五十岁被曝光,王菲与谢霆锋,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共享单车的沉浮,哪一个不是如浮光掠影呢?苏轼写念奴娇,感怀古今风流人物,现如今也只是这大浪淘沙东去之水,大梦一场而已。
所以,我必须打开自己,看到自己以外更大的世界,就像David说到的,存在于空间里的那颗音,去听到万物的声音,去触摸存在于宇宙中的永恒规律。
梁冬说,我们可能都在被一些我们听不见的声音影响着,却浑然不知。时机管理,就是能听到这些声音,随顺它,而不是抵抗它。从无知无觉地被影响,到有知有觉地随顺它,在它的承载下,通向自己要去的方向。能看见这个流,就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借着它的东风起势,甚至能助势一把。就像赤壁之战中,诸葛亮那一摇扇,助东风起势,从而得胜。
我突然有了通的感觉,原来顿悟真的就在某个当下。再来看原来的自己,有多少时候都是想在不合适的时机做不合适的事情啊,逆风而行,那必然会带来损伤。这种时候,努力是没有用的。
再看现在的自己,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显然时机未到, 需要蛰伏下来,等待那个机的到来,或者顺着现在的风势,为自己创造机。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再快准狠地跟随它。在合适的时机发力。
很多商业巨头就是这样的状况。我很欣赏万科的价值观,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马云,王石他们都是在合适的时机做了合适的事情的人。用在我们身上也是很合适的,没有成功的人,只有时代的人。
这样说来,《黄帝内经》才是最根本的时间管理书籍,它带我们认识天地自己人自身的运行规律。即使现在还不能把握阴阳,提携天地,能懂得寻人和之地,解决后顾之忧也是好的。
当真的看见事情发展规律时,突然从原来的焦虑中解脱了出来。这“我现在就这样,以后怎么办”是时不时出现的声音,已经在了解到事情总有起伏,并非线性发展后慢慢安静了。
说起来,我也不过从空无中走来,再慢慢走向空无,又何必执着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说得极是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