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2.余华《兄弟》:过分的善良,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恶意

92.余华《兄弟》:过分的善良,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恶意

作者: 刘菇凉在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15:44 被阅读0次

读余华《兄弟》这本书,宋钢这个人物形象,在我这里,是很矛盾的,既爱不起来,又恨不得,他真的很善良,就连死去的前一刻,还在担心自己的肺痨会感染给其他人,卧轨自杀前还要戴好口罩。

他过分的善良,让我实在是说不出重话来评价他,最后剩下的就是气。

气他榆木脑袋,不会变通;气他性格软弱,不会拒绝;气他墨守成规,不会改变;气他冥顽不灵,不会听劝;气他优柔寡断,没有主见。

宋钢这个人物性格,从始至终都是属于过度的善良,正是这个极端的善良,也埋下了他的悲剧。自杀,或许是他最好的结局。

01不会自爱的人,不值得被爱

宋凡平死后,李兰没有能力抚养两个孩子,宋钢跟着爷爷回到乡下生活,宋钢想念李光头了,就从乡下走到城里见李光头。

一次,宋钢给李光头带来四颗白兔奶糖,他自己也想吃,最后还是舍不得吃,全部都留给李光头,李光头让他吃一颗,他还是不舍得吃。

李兰死前,宋钢承诺以后就算剩下最后一碗饭,他全部留给李光头吃,最后一件衣服,他留给李光头穿。

李兰教育他,最后一碗米饭,两人分着吃,最后一件衣服,两人换着穿。尽管如此,宋钢的心里还是秉持着自己最初的想法,所有东西都要先想着李光头,委屈自己。

宋钢一生都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想着李光头,想着林红,却没有半分时刻想过自己。

不会自爱的人,不值得被人爱。

宋钢不会自爱,李光头才会没有负罪感的睡他的老婆,李光头没有太多的道德感,再加上宋钢逆来顺受的个性,李光头只是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想做的事情,他并不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宋钢,更不会考虑宋钢会不会责怪自己。

宋钢对李光头的兄弟情,时刻放在心里,李光头对宋钢的兄弟情,多数时候只是放在了嘴上。

结局也是如此,宋钢死去,都没有怨恨一句李光头,他至始至终,都把他当做兄弟。

人呀,首先要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

有句话说:“野花,没人欣赏,也在芬芳;小草,没人心疼,也在成长。”

人要学会自爱,别轻易用尽全身心的爱和力量去给予,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为自己而活,那些先抛弃自己的人,别人更不会在意自己。

02做人既要懂得示弱,更要懂得示强

宋钢的悲剧在于只懂得示弱,软弱无比,不会示强。

林红向宋钢表明心意,宋钢蠢蠢欲动,然而,得知真相的李光头,要求宋钢和林红决裂,宋钢不想失去兄弟,他去到林红家中,对她说出狠心的话。回到家后,伤心欲绝,选择自杀了结生命。

宋钢写文章,李光头纷纷夸赞,刘作家把他的文章批得一无是处,李光头得知宋钢受了委屈,立即找到刘作家,给宋钢出气,宋钢转头买了他们从不舍得买的苹果去看望刘作家,对刘作家点头哈腰,使劲地道歉。

李光头创业失败,整天在刘镇浑浑噩噩,等着宋钢的饭钱救济,林红得知消息,要求宋钢远离李光头,宋钢不敢反抗,偷摸着接济李光头,与李光头一起分盒饭吃。

林红很生气,让宋钢在他们中选择一个,为了平息林红的怒火,他只会说对不起。林红要求他们断绝关系,宋钢很不情愿,还是听话照做。

这个也是宋钢内心过不去的坎,最后,李光头腰缠万贯,宋钢都不想麻烦他,在他看来,李光头落魄的时候,是自己抛弃了他,对不起他。

余华说:“做人既要示弱,更要懂得示强。示弱是低调的谦虚,示强是自我的保护,任何一种礼貌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菩萨心肠和狮子的力量,两者缺一不可。”

示弱并非软弱,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人们主动选择的一种低调、谦逊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里,偶尔示弱,可以避免针锋相对,以柔克刚,化解矛盾冲突。示强则是坚守原则,展现自我,不轻易被他人左右。

做人既要有不伤害别人的教养,还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若二者不可兼得,请让自己在善良中带点锋芒和原则,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03没有原则的善良,注定是悲剧

宋钢下岗失业,他搬水泥,弄断了腰,做不了重活,他就想着卖菩提花赚钱,他跟在别人后面学习卖菩提花,又用智慧专门在服装店门口卖菩提花,赢来生意。

只是好景不长,没卖几天,那些熟悉的女人们,一个个来找他要菩提花,他不会拒绝,白白倒贴钱,自己的生活举步维艰,他依然狠不下心来拒绝别人。

周游骗子哄骗宋钢卖处女膜,让他用林红做举例,宋钢不同意此做法,赵诗人就提出他来说,宋钢不要说话就行,赵诗人说得绘声绘色,宋钢的沉默不语,在旁人看来就是肯定了赵诗人的说法。

宋钢不愿意伤害林红,但他没有原则的善良,不仅没有阻止事情的发生,还在无意识里助纣为虐。

李光头给宋钢带了绿帽,宋钢极其痛苦,加上被周游哄骗去做了隆胸手术,把自己整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更为讽刺的是,宋钢心心念念想要攒够十万给林红安家立命,殊不知,李光头给钱林红让她拿钱给宋钢治病时,银行卡上就是十万。

他在外地拼命奔波之时,自己最好的兄弟和最爱的人正在行苟且之事。

尽管如此,他只是怪罪自己,怪罪自己没能给林红带来好生活,恨自己没有一直照顾李光头。

宋钢是一个原则比谁都多,却在善良上没有原则的人。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台词:“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生活中大多数难过都来自于心软仁慈。

这世界从不缺善良,缺的是原则。无原则的善良就是对恶的纵容,当善良失去了原则,就难以分辨是非善恶,就会被人看轻,变得一文不值。

写在最后:

过度善良的本质就是站在恶人的一方,一起来剥削自己。

过度善良,就是在对自己行恶,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讨好型人格”的怪圈,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和需求,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时间和情感,不断地付出和妥协,失去自我,失去尊重和平等。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义善良,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自私和恰到好处的漠不关心。我们的善良,应自带锋芒。

相关文章

  • 兄弟:余华的兄弟

    文|牧歌 “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 不是每一个流氓都能靠女人屁股发家 小说一开头就是各种屎尿屁,主角李光...

  • 所谓善良

    过分的善良就是无用的代名词。 善良是对恶人的一路开挂奖赏,是对良善之人的最大的讽刺与嘲笑!……

  • 余华的《兄弟》

    对于小说,阅读速度会快很多,所有文学类别中,也算是比较钟爱小说的。关于文革的书,之前读过季羡林的《牛棚杂记》,真觉...

  • 余华的《兄弟》

    宋钢和李光头因为林红而最后导致兄弟之间不再联系决裂让我心揪揪的,而宋钢死的那一段又看哭我了,眼泪哗哗的掉。 李光头...

  • 余华的《兄弟》

    余华活着的作品集里《兄弟》是最长的,听着听着就难受了,一对没有血缘的兄弟,曾经是那样的患难与共,终于最后为了一个女...

  • 听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听完余华的《兄弟》,接着听他的《在细雨中呼喊》。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兄弟》好像是余华坐在我跟前对我说,来来来,我跟...

  • 对余华《活着》的最大感触

    这本书我看了四遍。现在回味,当为福贵多谢余华的不杀的之恩。 福贵的日子过得太苦了,虽然以前享乐过,但后期的报应真是...

  • 兄弟(余华)

    “李光头偷看屁股确是你的题材,这个我没写,我写得是李光头寻找钥匙,寻找钥匙是我的题材。” 自然经济解体,随之而来的...

  • 《兄弟》——余华

    看完后,兄弟都不兄弟了。都是为了权与钱,女人。

  • 余华《兄弟》

    几天的时间看完了余华的《兄弟》,一直喜欢余华的作品,朴实确发人深省。从开始到最后,感觉作者就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2.余华《兄弟》:过分的善良,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恶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su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