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成长|发现自己的内在丰盛

心理成长|发现自己的内在丰盛

作者: 走向自己的阿妙啊 | 来源:发表于2022-07-01 16:49 被阅读0次

    做了半年多的个人咨询,我的咨询师说“我只是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帮助你去梳理。”确实,真正的改变来自于我的内心。

    我将自己慢慢从“这个世界与我为敌”的状态里解放出来,开始看到原生家庭里潜藏的爱与温暖,并且能在渐渐生成的信任与支持中安放自己。

    2009至2017|离家

    因为童年的创伤,我对父母有非常强烈的怨恨,我深恶痛绝我的原生家庭。我怨恨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生病时有爸爸妈妈关心爱护,而我却不断被继母怒骂恐吓。我嫉妒那些穿着体面的同学,因为我的衣服常常是表姐穿剩的,天热的时候我甚至羞于脱下我的外套,因为里面是一件老式丑陋的棉袄……恐惧与匮乏是我童年最深的体验。

    但是我的父亲和继母并不知道我对他们的怨恨。他们按照普通家长养育后代的方式来抚养我,供我吃喝,看病吃药,他们给予了物质支持,但在精神上却严重忽视了我……

    读高中后,我开始了报复。因为距离原因,我理所应当地减少回家的频率,拒绝和父母沟通,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切断和他们的联系。

    后来,当我更有力量的时候,我终于能从地理上完全隔绝他们——我将自己发配到离家七百多公里外的小县城,一个人在陌生、孤独的环境里生活。这件事情表面装点得很好,似乎是我主动要有一个GAP YEAR。

    当然,我也非常幸运,因为我借助信仰找到了一家可以常住的寺院,通过为寺院工作获得了包吃包住的机会,并且还可以有一点微薄的收入。

    但是,动荡、虚无、孤独的心态也变得愈发强烈。在那里,能和我产生深刻连接的是狗狗,能让我获得片刻宁静的是神佛。虽然我也能感受到很多师兄的关心和照顾,但是他们只是在寺院短暂逗留,来来走走,我的状态愈加孤僻,越来越游离于现实生活,隔断和亲友的联系,沉溺于内在的想象和肤浅的娱乐中。

    似乎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心灵之所,但是在潜意识里我仍然惴惴不安,因为我深知这个心灵之所终究不是我的归属之地。

    漂泊是我那些年的本色。我时常比喻自己像一粒尘埃,飘荡于天地中,上不去也落不下。

    2017至2021|回家

    2017年7月,在家人的不断催促和父亲的暴怒下,我重新踏上了回家之路。

    但是本就紧张的亲子关系经过一年的逃离变得雪上加霜,我回上海后不敢回家,也不愿回家。幸运的是,我又找到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我的继外婆家。

    从小学开始,每个寒暑假以及平常假期、双休日我都会去继外婆家,因为他们家有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表弟可以一起玩,父母也乐得不用管我吃喝。继外婆的大女儿是留家招赘的,我叫她姑妈,她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我母亲般的照料。

    去年,我上一位咨询师说我好像一直在找妈妈。“寻母”似乎是我人生的一大议题,我一直在寻觅模糊记忆里那个贴在妈妈肚皮上的感觉,那是一种暖洋洋的温暖和无与伦比的安全。那种温暖与渴望是我穷尽半生的渴望。

    我总是对年长女性充满美好的期待,在成长中也确实出现了几位给了我母亲般温暖的长辈——大姨(生母的亲姐)、姑妈(继母的亲姐)、表姐(大姨的女儿)。

    面对她们,我会乖巧、会迎合,但是又情不自禁地感到痛苦。因为她们给不了我全然的安全,我总在潜意识里感到她们终有一日会离我而去。她们对我的“好”也让我倍感压力,因为我总想着怎样去报答。

    可能这种被抛弃感来自于我人生早期的经历。在我出生不久后,因为工作原因就被母亲放在托儿所,两岁多我的母亲确诊了肌肉萎缩症,我便流转于爷爷和外婆家,三岁那年母亲因病逝世,此后直到小学,我都经常流转于不同家庭。

    长期陪伴我的是“幽灵一样的母亲”,当我缺乏力量的时候便会去寻求她的帮助,用一些自创的祈祷模式去呼唤她。我在孤独中体悟到了和死亡的连接,“幽灵母亲”让我看到了死亡的神秘力量,但也过早带我认识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世实危脆,四大苦空。

    所以当我在感受到她们给予的母亲般的温暖的同时,又常常惶恐于未来和她们的分离。那个不确定什么时候会来的未来给我带来的是惶恐,甚至行动化。

    “与其被她们抛弃,不如我自己主动离开。”我在人际关系中面临的困难,究其底层大概就有这种对被抛弃的恐惧和愤怒。

    但是在和她们的相处中,我仍然体会到了被照顾的温暖。我能从她们为我晾晒的被子中闻到安全的味道,能从她们在我难受时为我刮痧的接触中感受到放松。其实这些点点滴滴的爱意已经在松动我那个灰暗、荒草丛生的内在堡垒。

    如今,我终于能够坦然地接受别人的爱与善意,而不必诚惶诚恐地想去回报。当我卸下这个心理包袱的时候,我才真正和她们待在了一起。

    2021至2022:推倒与重建

    我要感谢我参加了网络成长团体,我要感谢我领养了一条狗,我要感谢我为自己的成长所做的所有努力。

    真正的爱与温暖是内生的,而不是靠谁给予。而要唤醒自己接收爱与善意的触角,需要花费很多努力。

    1、清扫自己的内在情绪垃圾。

    我的不良人际关系、过去为人处事的模式,或许来自于那时那刻“这个世界是危险的”这一认知的延伸。因为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使我在生活中过度自我保护,我感到他人即地狱,对待他人时总是带着友善无害的面具,无法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遮掩的时间长了,我甚至很难找回真正的自己。

    当我不敢真实表达的时候,一定是我感觉到了不安全。而我深层的自我贬低、低价值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的不安全感和对外界的愤怒。

    要清扫这些压抑、愤怒、恐惧、焦虑首先需要真正地承认它们的存在,然后以一种非评价性的态度去接纳自己的这些感受。告诉自己:它们是真实的,无关好坏。当你真正的接纳了它们的存在,恰恰就是转变之时。

    2、耐心、稳定的心态。

    我们的认知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但是如果因为成长中的创伤,我们的认知发生了偏差怎么办?这个推倒重建的过程非常漫长,也非常痛苦。

    旧有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复现。即使是在你已经有所觉察的情况下,这些模式仍然如肌肉记忆一般绕过大脑直接行动。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这些强迫性重复带来的不良后果,并且尝试去修正。

    比如在我的亲密关系里,我时常会贬低我的先生,认为他是无能的、没有力量的。或许这是我对我自己的看法,然后投射在他身上。甚至因为我所认为的他的无能而过度承担属于他的责任和义务。我会因此而痛苦,但同时我的先生也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问题所在。

    他还让我认识到了我过去单身生活中独立、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模式并不能迁移到如今的婚姻生活里。从个人模式向双人模式的转变(或者说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走入多人的关系里),正是我成长、成熟的方向。

    人格的成长与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能够耐心,面对挫折我们更需要稳稳地定在那里。这种定下来的感觉是如此重要,唯有定下来,才能让自己生发出更多力量。

    当然,这种稳定感并不能仅仅通过理性上的认识来运作。就如读者读到我所写的这些话,明白了这些道理,但是对你们的生活依然没有什么用。

    记得去营建自己的感受。稳定感更多的是一种来自于情绪和情感上的能力,我称它为“安住当下”。

    总结

    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经历“离家—归家—重建”这一心路历程。回顾这个过程,有人生的至暗,也有柳暗花明,我很感恩自己能够经历这些起起落落,很感恩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良师益友,也很感恩自己足够坚定地认识和探索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终于发现,原来我们的内在早已完整和丰盛,只是过去有太多阴翳遮蔽了它。做心理咨询、参加成长小组,包括带着觉知去觉察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个擦拭、清理的过程。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感恩!

    感恩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成长|发现自己的内在丰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uc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