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柏拉图
爱情就好像一山望着一山高的游戏一般,人们总是以为最大的麦穗很有可能在最后出现,但最终其实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所以,看中了你喜欢的,就要毫不犹豫地摘下来,往后走或许你再也碰不到比这更大的麦穗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136/602f88f2f6457e94.jpg)
爱情,虽然是一种寻找,但更是一种喜欢上之后的坚定。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沈从文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年轻时候他在中国公学教书的时候,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张家的三小姐张兆和。
张兆和出身名门,用后人的评价来说:熟读四书五经,英文流利,通音律、习昆曲、好丹青,可谓才貌双全。这样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子,自然追求者无数。
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沈从文无疑是最不被人看好的一位。他出身湘西凤凰城,家境一般不说,文化程度还很低,甚至连小学也没有念完,他之所以能够在赫赫有名的中国公学中教书,完全凭借的是他艰苦的不懈努力。虽然此时的他刚刚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但是性格木讷、不善言辞的他,在张兆和眼里实在是再平凡不过了。
面对沈从文痴情一片的追求,张兆和一概置之不理。在沈从文长达4年的情书攻势下,张兆和选择了沉默以对,因为她认为自己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回复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
但是在沈从文看来,张兆和的沉默就意味着一种默许。于是,他写情书的动力更足了,因为他唯一拥有的就是才华,他希望通过自身的才华来感到张兆和。
然而,一切都石沉大海。在爱情世界中走投无路的沈从文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说合上。最后,学校校长也就是鼎鼎大名的胡适只好亲自出面劝说。他对张兆和说:“你只要给一点点爱,就能够拯救他的灵魂,更何况他那么有才华。你为什么不肯做做善事呢?”
面对沈从文执著的进攻,张兆和在日记中如是写道:“他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我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
张兆和退无可退,只好去接受沈从文的进攻了。但是,爱情是不能给予的,同情并不是爱情。
爱不能勉强,不爱也不能勉强。在爱的世界里,显然是沈从文爱她更多一些。但是从一开始,两人的爱就相隔千山万里。当沈从文去世之后,张兆和思及往事而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
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也许,张兆和的爱情正应和了柏拉图的爱情魔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