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一百七十七篇。
在广义经济学领域内,一个更狭义的文化定义是,任一族群,若已经存活的足够长,它的文化之内必有支撑群体成员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感受,不妨将文化理解为是行为主体相互之间相对稳定的预期。根据这一定义,文化提供关于行为主体相互行为的认知框架。并且,相对稳定的预期当中那些有利于合作的,就参与形成群体之间的合作秩序。
思考好像不总是连续的,更多是跳跃的点。我写东西是这样。我看人家写的东西好像也是这样。这就又让我想到了盖房子。你整体看一栋房子,他是个整体。但他也还是由很多种的材料构成的。人想法也是一样的,虽然跳跃,但总还是在一个区域内跳跃。就像是我写的东西,每一段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段与段之间可能联系就不大了。再远点看,我写的所有东西又应该好像说的都是一个问题。
这也就和我这个人一样,你今天看我是这种状态,明天可能就不一样了。可是你长期看,我还是比较稳定的一种状态。
个体的需求最基本就是存活。反应在群体上,也是一样。个体是具体的,群体是共性的。并经过群体相互影响形成最终结果。外界环境充满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就需要自己制造一些确定性。自然的确定性需要发现,而人类社会中的确定性需要进行构建。
你希望得到什么,就会向着什么努力。你用力的方向会影响到他人,同样他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你。那么处在群体中,你就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你需要考虑其它人是怎么想的。你的力是一个方向,他人的力会影响你的这个力的方向,那么你就要对自己力的方向进行修正。你的行为改变又会影响他人,所以呢你就连续的修正吧。
大家行为行成的一种趋势,或是固定模式。人和积木类似,基本差不多,但又各自不同。只有组合在一起,才能出来各种花样。简单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就出来了复杂的功能。
文化是之前的人形成的一个框架,结构。连续的存在,群体其实和个体不就是类似的吗。只不过群体寿命更长。这个国家,部落,族群,他的生命要远大于个体的人。我们个体的信念是存在于我们自己脑子里。群体信念存在于所有人脑子里。一群人,每个人有不同的功能。
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不同的细胞。我们开始的时候应该也可以成为各式各样的人。但具体的环境限制了你能成为的人。我成为这个样子,是环境造成的。如果我知道了这个问题,那我是不是就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呢。
我考虑这些,还不是为了趋利避害吗。但不是一个环境你想去就可以去的。是说环境塑造一个人,但你当你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你也无法在那个环境里生存啊。
这和草履虫一样,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到那个好环境里去,你需要一点点的靠近。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你要知道哪个环境更好,更适合你。那你就需要遍历更多,经历的多了,你才能找到你喜欢的。你只见过村里的翠花,大概率你就只会觉得她好看。城里还有好多花,你只有都见了,才知道哪朵花最喜欢。我们不可能见过所有花,但至少你要走出去看看,只有多见才能少怪。这就是我要求孩子的,或是希望她们做的。
我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只是觉得人作为一种多样性的提供者,你至少要多尝试一些东西吧。这应该是可以双赢的,你尝试了,可以等到更多回报。这个世界也需要更多可能性。
反正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多经历。这样才能更符合我们自身利益,和符合环境对我们的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