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就会写作,但与“说得好写得好”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前面说过,写作是一项硬本领,是需要修炼的。
该怎么修炼呢?
就是要弄清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最重要的是什么!
写作前:定选题、列框架、找素材
简单说,写作前就是要弄明白写什么。从战略上去定选题,选题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需要花多一些时间在选题上。
选题的核心则是“聚焦”——就是专注在你长期目标的基础上。
通过做调查分析,评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而不是扎堆,看见别人写什么自己就跟风写什么。做自己喜欢的事比较容易坚持下去,而且要在战略层面坚持行动,否则将毫无意义。
比如,今天想写领域A,明天想写领域B,后天想写领域C... ...这样变来变去,在任何领域都没有有效的积累,坚持的动力也会大打折扣。
选题的逻辑和技巧遵循以下原则:与我有关,对我有用,替我说话。
就是要明确写作的对象,写给谁看的?话题他们会感兴趣吗?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吗?
定好选题之后,就是列框架和找素材了。好比建房子,有了设计图纸,就要打好地基建框架,准备建材物资等等,框架搭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房子的主体结构过不过关。
找素材就跟挑选建材类似,靠自己平时积累的建材知识(大量的阅读),到特定的地方去挑选(搜索工具),要懂得取舍(选适合选题的素材),接下来就是动手干了(开始写)。
写作中:起标题、写初稿、再改稿
先完成在完美,永远不要等到准备好了再开始,因为永远也不可能准备好!
是先写标题还是先写内容,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老师喜欢先写完全文再拟标题,有的老师却习惯先定好标题再开始写。重点在于写起来,先写标题后写标题没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你容易跑题,可以尝试先写标题,这样更容易聚焦。标题是文章的主题,标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别人会不会打开你的文章。切忌,不要做“标题党”。
先写初稿再修改,如果一边写一边改,很容易中途就放弃了。
写作后:排好版、多分发、勤复盘
排版犹如书写,干净整洁,字迹工整的作业或考试,老师都会多看几眼,而自己潦草涂改多的,老师的耐心会大大减弱。
排版精美的文章会从视觉上给人好感,会增加阅读的完成率。
为什么要多分发?因为没有传播就没有价值。别人的反馈会帮助你提升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即使是一个鼓励,也会增强你的自信心。
最后就是勤复盘,从反馈中发现问题,从而调整内容或方法,使写作更加有趣。
对比我的写作,阅读的书不少,写出的文章不多,一是犯懒,二是犯难。尤其是写作后的分发和复盘,相当欠缺。
要将写作进行到底,还是要好好操练起来,修炼写作基础,为未来积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