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理解一个人都要有同理心,能够共情。这样的能力其实人人都有。但我们可能不是经常使用这种能力。关注内心和关注别人都是要费很大的精力,时间。这往往都是我们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看啦2020年的(中国好声音),加入的原创赛道非常的不错,一首(三巡),(上头歌)听着都是那么励志的感觉,可惜不是四转。
这些年励志和焦虑或者苦难个人奋斗的歌曲确实很多,也引起来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原创个人励志歌曲,多多少少的都符合着这个时代的大背景。
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只要是你想干活就不会饿死,只是收入的高低而已。要不是今年的疫情我们恐怕也不会知道中国还有6亿人的月收入在千元左右。像拼多多这样的公司的业务增长这样的迅速也是一个佐证。
个人的奋斗总是那么的苦逼连连,接着是改变命运的呐喊,然后就是各种版本的故事。或者是打鸡血似的奋斗史,或者是末路似的消沉人生。无论哪一种我们都是其中一员,都会有一点的共同性在里面徘徊。
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或许是阶层的固化,寒门难出贵子。或许是互联网时代给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公平。或许还有更多维度的选择。
最后还是落在啦(选择)这个词上。怎么说这个词呢?它是中性的,人却是血性的。建议是在做选择时最好是考虑时代大背景的前提下,根据个人优势,客观条件,性格特征,主观的去理智分析。
这或许对一些人有些难,但不一定会很难,不去做的话或许真的会很难,尤其是看不清自己的人。
不浪费时间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