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这本书早在2019年就出版了,去书店也时不时就能看到它,但的确没能勾起我对它的兴趣,前段时间在我喜欢的书中见到作者推荐了这本书,才决定买回来看看。
我们应当关注的是每天做出了怎样的改变,而不是在某个阶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而掌控习惯带来的将是持久收获——反馈的一个既循环、又未知的成果。
知识积累、生产力、消极思想、负面情绪、人际关系,以及习惯,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它绝不是只和理财相关。
结果只是阶段性能力的一个呈现,忽略掉大部分过程,只关注结果,就会失去做事的意义,也同样会失去成长和进步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的快乐。
重复动作,就象征着我们即将成为的样子
作者认为我们下意识的行为会准确地反映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个真相给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
下意识的行为重复的次数越多,我们就会越接近与之相关的身份。行为出现的频次正提醒着我们,自己正在朝着怎样的方向上自动驾驶。这意味着我们即将成为怎样的人。
关键点就在于习惯。一切形成习惯后的行为都会变得无意识或下意识,习惯有时候也是一种依赖和满足“心理捷径”的表现。建立良好的习惯,就会让我们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能够逐渐建立好习惯,并使之成为下意识地自动化操作。就好比每天出门之前都要确认一下有没有漏掉重要物品的习惯一样。
当一种行为从有意识变为下意识时,就成了机械性的行为,也很难在做这些事情时产生思考。
建立好习惯的最大挑战就是,我们需要保持觉知,大多数时候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同时,通过持续强化自己的习惯,来“编辑自己的信念,升级和拓展自己的身份。”
这个描述实在是太准确了。前段时间在一本有关写作的书中看到作者在推荐《掌控习惯》,我想都没想就直接下单了。并且同时下单的书都是能够帮助我强化某些习惯、或单纯就是写作方面的。
而我最近刚好就在读这些书,习惯上的变化就是在书房待的时间越来越久了。其实持续改变这件事真的不难。
之所以要一直分享这些成长类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我自身的需求出发,我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被持续强化及优化;另一方面我也真的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更多想要改变的人提供一些思路。
养成习惯的四个步骤为:
1、提示,让坏习惯脱离视线,为好习惯设置一些提示,让这些提示显而易见。
2、渴求,使那些提示来激励我们改变的行为,激发我们的驱动力。
3、回应,这取决于建立及养成好习惯需要采取的行动的难易程度,越简单,实际习惯也就越容易发生改变。
4、奖励,获得奖励将是支撑你持续改变的终极目标。而这个奖励其实就是改变之后收获的满足感。
这四个步骤就构成了改变行为习惯的一个完整的反馈回路。也就是说建立习惯的过程越容易执行,就越是会激发我们的驱动力,并且很想看到自己改变后、与以往不同的实际习惯,以及获得改变之后的满足感。
如果这个过程中哪个步骤是缺失的,或难易程度使我们感到过程中不够顺畅,就很有可能会给改变带来阻力,或中断改变。
掌控习惯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方法
习惯叠加:
在原有习惯的基础上叠加你将要建立的新习惯,让两个动作变得连贯。可以先把原有的习惯列出来,然后再将想要建立的新系馆也列出来,看看怎样叠加,会让你更容易执行。执行公式为:我将于xx时间xx地点做xx事情。
比如,我最近新添了给床除螨的习惯。我把除螨仪放在床边衣柜的开放拉篮里,这样起床后就可以顺便给床除螨,这个行为在执行层面几乎没有任何难度。
构建能让你改变的环境:
有意识地去创造对自己更有利的环境,它对我们产生的视觉刺激,就会反过来支配我们去做那些对我们更有利的事。
比如,购买食材时,不去购买有添加成分的零食,那么我们在家中的更多时候,就不会吃太多刺激你味觉的食物,二从而影响健康。
用同样的思路去有意识地让环境中的提示变得显而易见,习惯的养成自然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模仿他人:
可以选择加入某个群体,在这个群体里,你想改变的习惯是他们的正常行为,并且你和这个群体中的人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每个人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来源于身边的人,人们会为了融入自己当前所在的环境而发展出和群体同样的特质。
所以在你想要改变行为习惯时,也要找到拥有同样习惯的群体。
让习惯更吸引你:
将好习惯与其给你带来的体验和感受相结合,并强调改掉坏习惯的益处,让坏习惯变得不再有吸引力。
有些习惯给人带来的感受会更积极,有些习惯则只会让人更消极。
在培养难度更大的习惯之前,需要制造一些仪式感,有助于增强你对某个习惯养成的渴望和动力。
减少阻力:
为好习惯创造环境,为坏习惯增加阻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阻力越小,对我们来说也就越省力。人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少地付出精力去做事,这是正常状况。
如果你担心玩手机会给某些行为增加阻力,那就可以选择把手机拿到另一个房间,或是交给身边的人保管,提醒对方多久之后再把手机还给你。
把握好决定性时刻:
给习惯找到一个触发的简单动作,用它来开启接下来的习惯,比如穿好健身服、坐在书桌前、拿出瑜伽垫等,这些简单的行为都不存在任何难度,但它后面跟着的行为却可以持续很久。
把还未建立的习惯仪式化,你投入其中的概率、以及这个行为的可持续性会更大。
让坏习惯难以实施:
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助手每周一都会重置他所有社交媒体账号的密码,周五再把密码发给他。这样他就可以确保工作日和休息日都能专注地做自己本该做的事。
重新规划适合自己的战略,就可以锁定我们未来的行为,让习惯逐渐自动化,这样我们也将享受到改变带来的复利效应。比如作者写出了我正在读的这本书。
提高行为发生的概率:
我们的大脑喜欢重复有即时回报的行为,避免当下会受到惩罚的行为。这样一来,每个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尤为重要了。
能够保持下去的习惯,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感,换句话说,行为本身就相当于即时奖励,让我们心情舒畅、身心放松等。
习惯追踪:
通过设置打卡记录的方式来对习惯进程进行自我监督,使行为持续下去。
每次打卡也都会激励你下一次继续重复这个行为,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可循环的奖励机制。
同时也是个量化行为的过程,提醒我们保持习惯,不要让它中断。
选择适合自己的习惯:
保持那些正确的习惯,并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相匹配的方向,提高你要养成的习惯的成功概率。
尝试找出那些能够让你乐在其中全情投入,但他人对此却毫无兴趣的事情,持续做下去即可。
做那些让你更具竞争力,以及更加擅长的事情,也会让你觉得更容易有成就感,习惯的维持也就易如反掌了。
自我突破:
习惯会让我们不假思索地做事,能够保持住习惯还不够。因为机械化的自动行驶,会让我们漏掉很多需要微调的部分。
所以最后的建议是,保持习惯的前提下,还要关注日常的行为反馈,及时复盘,然后通过刻意练习持续优化原有的习惯动作。
随便聊聊
最后,我想说,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改变、会建立并保持好习惯,是因为已经意识到需要这样去做了。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认清好习惯给我们带来的长远利益,也同样,能够预测坏习惯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或伤害。
既然大脑都会选择趋利避害,那么随着我们意识到的部分越来越清晰明确,我们自然会尝试更多能够带给我们收获的方法、坚持那些强化内在力量的信念。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都在做着自认为能提升的事情。如果没有,那其实就是还没有真正明确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因此,对那些能够将认知、意识明确表达出来,并且知道自己需要在哪方面做出怎样的努力的群体来说,改变不过是将行为逐步具象化、一步一步落实下去的过程。
也希望更多读者都能对自我提升这件事有认知、有意识,且在内心有个想要接近的轮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