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代进步,科学的发展,世界变化越来越快,现在的孩子们,和几十年前的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
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们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得到很多的资讯,有时候他们的认知,甚至超过成人的认知;
生活水平整体的提高,孩子们的平均身高,超过我们的同龄时期。这些变化,同时也提升着孩子们的心理水平。
所以我们的家长没有做有意识的个人成长,那么相对来说,会跟不上孩子的心理水平。

当下许多家长们的现状是这样的:
1 只顾及自己的事业发展。精心事业领域的耕耘,或者应酬、聚会等。
2 专注于个人的娱乐。比如打麻将、喝酒、广场舞等。
3 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只有一个字“扔”,扔给各种培训班,画画、写字、弹琴、语数英等。
所以基本上家长的文化水平,处在工作前甚至逐渐退步。一到周末,家长们不是在培训学校无奈地等,就是在去培训学校的路上,堵在不同的红绿灯前,心情是焦躁而无力的。
如何保持和孩子们的心理同步水平线呢?试试从以下两个维度入手:
1 有意识进行个人成长的修为。
在要求孩子学习,每一个兴趣班或者科目的时候,为自己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提升。或者画画、唱歌、弹琴、语、数、英等,在某一个领域成为孩子的骄傲。
既能为孩子做榜样,也能和孩子有更多共同语言。如果家长现阶段没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我建议家长学习英文,因为英文我们之前都已经学过,现在只是捡起来,如果找到一个好的入门方式,就是高频率的重复,能很快出效果,同时它利于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
2 学会和孩子进行“望、闻、问、切”的沟通方式。
望:通过对孩子的面部表情,外型及身体状况的观察,去了解孩子的变化。
闻:对孩子说话的声音、反应或情绪进行判断。
问:问孩子的心情,感受及在学校发生的状况等,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了解。
切:通过观察、分析、判断进行总结。获得孩子发生状况的整体信息:开心?悲伤?烦恼?生气?等,进行相应的处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孩子的成长,每一步取决于家长们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