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阅读推荐:《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奥]彼得.西施罗夫斯

阅读推荐:《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奥]彼得.西施罗夫斯

作者: 蓝色1230 | 来源:发表于2017-10-13 15:55 被阅读0次
    阅读推荐:《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奥]彼得.西施罗夫斯基

    本书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是一位犹太移民。二战结束后,生活在维也纳的犹太移民寥寥无几,而无论战前战后,这里的纳粹分子则数不胜数。作者的青少年时代也完全是和纳粹分子的子女一起度过的,他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甚至恋爱。然而,作者回想起来,他们之间从没有触及过纳粹这一话题。那些孩子闭口不谈他们父母的过去,实际上这些孩子并不是故意回避,而是他们的父母几乎从来没有向他们谈过类似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就无从谈起。

    本书收集了作者对14个纳粹子女的访谈记录。涉及他们的亲身经历,与父母的私人信件甚至家庭隐私。采访过程其实并不顺利,许多人拒绝接受采访,一些人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了新生活,只想忘掉过去,另一些人担心有人会要他们批判父辈,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根本不愿受到打扰。

    作者曾亲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次在伦敦邂逅一位德国女学生,并双双堕入情网。一天晚上,两人随着甲壳虫乐队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跳舞,作者忽然说:“我们在这里结对起舞,而我们的父亲可能曾经恨不得拼个你死我活。”对方起初不明白在作者在说什么。作者解释说,他父亲1938年从维也纳逃往伦敦,还曾在英国军队中服役,于是欢乐也随之结束。她一遍又一遍问起作者父母的情况和移居后的生活,但她无法告诉作者她父亲在那个年代的一点事情。她只知道她父亲曾经是党卫队员,既不知道他的军阶,也不知道他的职务。

    从14段真实的经历,我们可以解读出下面一种现状:这些子女之所以从来不谈自己的父母和父母在战争期间的作为,是因为他们对此知道得太少了。长大以后,则不敢或不忍去问父母事情的真相,因为深怕知道真相的自己无法面再如之前那样面对父母。也有就是许多人确实不想令父母提及此事时,再次深深地自责。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回避向父母发问的德国新一代有很可能成为新法西斯主义的理想策源地,对父母之爱,也不能成为压倒一切的考虑因素。

    作者在本书结尾有这样一段论述:“对纳粹分子的子女来说,无条件地爱父母是他们负担不起的一种迁就纵容。历史注定了他们必须去发现父母以往的作为,以及其中的原因,而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他们几乎所有人在战争结束后并不感到罪恶和羞耻。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认为,德国人,德国新人,与他们的父辈或祖辈真正有所不同。”从头至尾,本书给我一种沉闷、压抑甚至撕裂的感觉。从道德、亲情、大众心理学等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无论什么结论,都是令人不快的。无论什么原因,战争都是大规模国家、民族、家庭惨剧的罪魁祸首。祈愿人类永远远离战争,祈愿世界和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推荐:《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奥]彼得.西施罗夫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iz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