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

作者: bigtom | 来源:发表于2016-09-18 22:55 被阅读36次

一个场景

假设我们有一个网站,在某些特定的路由上面,我们需要用户登录后才可以访问,如果没有登录就重定向到登录页面。面对这个需求,我们可以在所有这些路由上面加上登录验证的逻辑并选择是否重定向。
突然如果有一天,产品经理跟你说,重定向的部分不要到登录页面,而是进入一个引导页面。于是你需要修改一堆重复的代码。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代码出错的风险。当产品中加入新功能的时候,你只好继续去复制黏贴你那堆代码。

AOP

暂时忘掉上面的例子,我们先来学点理论知识。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效率。

对应到上面的例子就是,我们应当把验证用户是否登陆的业务逻辑这个切面抽出来,而不是耦合在一堆路由中。装饰者模式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屠龙宝刀。

我们先来写一段js代码,以了解什么是装饰者模式。下面的代码中,我们为原本需要执行的函数“装饰”了两个另外的函数,分别在目标函数执行前后执行。

Function.prototype.before = function(beforefn){
        var __self = this;   //保存原函数的引用
        return function(){
                beforefn.apply(this, arguments);
                return __self.apply(this, arguments);
        }
}

Function.prototype.after = function(afterfn){
        var __self = this;
        return function(){
                var ret = __self.apply(this, arguments);
                afterfn.apply(this, arguments);
                return ret;
        }
}

var funcA = function(){
        console.log("do something")
}

funcA = funcA.before(function(){console.log("do something before")})

funcA = funcA.after(function(){console.log("do something after")})

funcA()

有人说,这个方法污染了原型,不好,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变通,把需要包装的函数作为参数传进去。
下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创造了一个函数来看某个函数的运行时间。

var testFunc = function(){
    var i = 1000
    while(i > 0){
            i -= 1
            console.log(i)
    }
}

var countRunningTime = function(fn){
    return function(){
        var myDate = new Date();
        var start = myDate.getTime();
        var ret = fn.apply(this, arguments);
        myDate = new Date();
        var end = myDate.getTime();
        console.log(end - start)
        return ret;
    }
}

testFunc = countRunningTime(testFunc)
testFunc()

python中的装饰器

python直接设计了装饰器的语法,写起来更简单。而且,不用担心轰掉自己的脚啦哈哈。下面的代码同样用于检测一个函数的执行时间。

import time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timethis(func):
    @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time()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end = time.time()
        print func.__name__, end - start
        return result
    return wrapper

@timethis
def countdown(n):
    while n != 0:
        n -= 1
        print n

countdown(1000)

回到那个实例

我们可以写一个login_required装饰器,以后遇到需要登录的路由,只要用这个装饰器去装饰那个路由就可以了。

def login_required(func):
    @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if session.get('login') == True:
            return func(*args, **kwargs)
        else:
            return redirect(url_for('user_app.login'))
    return wrapper

相关文章

  • 如何利用装饰者模式在不改变原有对象的基础上扩展功能

    目录 什么是装饰者模式 普通示例 装饰者模式示例 类图关系 装饰者模式使用场景 装饰者模式优点 装饰者模式缺点 什...

  •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和适配器模式对比 装饰者模式 是一种特别的适配器模式 装饰者与被装饰者都要实现同一个接口,主...

  • java IO 的知识总结

    装饰者模式 因为java的IO是基于装饰者模式设计的,所以要了解掌握IO 必须要先清楚什么事装饰者模式(装饰者模式...

  •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概念: 装饰者模式又名包装(Wrapper)模式。装饰者模式以对客户端透明的方式扩展对象的功能,是继承关...

  • java -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动态将责任添加到对象上。如果需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解决方案。装饰者模式...

  • 设计模式之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What: 装饰者模式又名包装(Wrapper)模式。装饰者模式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身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

  • 装饰者(Decorator)模式

    装饰者(Decorator)模式装饰模式又名包装(Wrapper)模式。装饰模式是继承关系的一个替代方案。装饰模式...

  • 2、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 一、基本概念 二、结构 三、案例1、装饰者模式案例2、JavaIO中使用装饰者模式 四、总结 一、基本...

  • PHP的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类似蛋糕,有草莓味、奶酪等种类,但是它们的核心都是蛋糕。 不断地将对象添加装饰的...

  • 设计模式 | 装饰者模式及典型应用

    前言 本文的主要内容: 介绍装饰者模式 示例 源码分析装饰者模式的典型应用Java I/O 中的装饰者模式spri...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装饰者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mg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