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7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以下是他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今天的会议是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过去的五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一个相当特殊的阶段。一是正面临着世界经济不景气,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许多国家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二是面临国内大量困难,包括1998年的特大洪水,1999年的相当大的洪水,遭受了自然灾害;又正赶上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市场不景气,生产萎缩,造成1997年1000万职工下岗失业。
回忆这五年,能够走过来,确实不易!没有想到我们不但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还利用这个机遇,极大地发展了自己。虽然不能说这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因为我们过去百分之十几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过,但确实是历史上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时期。
……
我想,这是由于国务院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具体落实政策,克服了重重阻力,一抓到底,保证了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一,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地实施和加强宏观调控,是不可能取得今天这个成果的。党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我们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个面貌就改观了。我们还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格地控制信贷,主要是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国债项目的配套资金,没有造成全面的过热。这才使我们有可能在这五年里面,发了6600亿元国债,也贷出了两三万亿元的银行贷款,使财政收入每年都增加,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过去一年增加财政入几百亿元,而这几年每年增加1000亿元到2000亿元。中央把这些大幅度增加的财政收入,大量地转移支付到中西部地区去,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才有今天这个局面。在这五年里,曾三次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西部地区增加工资都是中央拿的钱。这样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别,至少使这种差别没有急剧地加大。
第二,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解决“三农”问题,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这五年,我们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特别是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了促进农村的义务教育,中央财政帮助地方给教育发工资、搞教室危房改造。为了解决农村合作基金会、城乡信用社的问题,我们发放再贷款2000亿元,主要是还给农民。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在农村搞“费改税”,中央一年要拿出几百亿元,去年拿了250亿元,今年拿了300亿元,今后还会拿更多。帮助一亿多农民到城市里来打工,使农民增加了一大笔收入。我们要始终牢记这一点:农业要基础,要扎扎实实地去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一点,今后绝对不能放松。我们要时时刻刻关心农民,不要轻视农民,不要以为现在形势好了,就应该去搞汽车、搞房地产、搞什么主题公园,把农民丢一边了。国民经济缺了农业这条腿是绝对不能前进的。社会购买力主要是在农民,农民的购买力不提高,国民经济怎么能够持续发展?
第三,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敢于跨越,进出口就不会大幅度地增加。没有进出口大幅度的增长、外汇储备大幅度的增加、投资环境大大的改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的增加,是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的。我们原来曾经预计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有两年或三年外贸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但由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而且一抓到底,结果外贸出口不但没有出现负增长,反而是大幅度地增长。特别是去年,全世界的出口停滞不前,有的国家甚至萎缩,我们却大幅度地增加。另外,因为我们坚决打击走私,打击出口骗税,海关税收大幅度增加。对走私、骗税、骗汇的人不能手软,这方面还要严抓。如果没有这几年的打私行动,外汇怎么能出现今天的局面?不可能的!我们也确实没有想到外商直接投资能增长这么快,去年外资实际到位528亿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
第四,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教育领域,我们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首先是农民义务教育事业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是欠教师的工资,几个月甚至两三年都没有发过;现在工资能按时发了,在农村谁都想去当教师了。我们把工资收到县里来发,等于中央财政给了保证。这件事情有极大的意义,因为一个民族没有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没有前途的。我想,这五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是历史所没有的,包括高中的扩招、职业教育的发展等等,极大地加强了我们民族的实力。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实力,而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还有一条,我们如果不是始终坚持以社会稳定作为一个前提,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从1997年以来,我们在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出了不少政策,中央财政为此花了很多钱,这些钱都是从中央财政预算里拿的。中西部地区都要靠中央补助。特别是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立,中央财政拿60%,地方财政拿10%到20%,基本上都是财政拿的钱,还有一部分是从社会保障基金中的失业保险里拿的。没有这个,社会怎么稳定?人心哪能有现在这样安定?这是一点也不能放松的,特别是去年我们出台的新的再就业政策,一定要继续把它贯彻到底。绝不能忽视这一点,忽视这一点就到处出事,怎么搞建设?这是事关安定社会、安定人心的百年大计。
……
对今后的工作,党的十六大已经确定了方针,中央的各次会议已经做出了部署,我们要坚决执行。因为本届政府就要到期了,我现在感到有点儿担心的就是一件事。我想对那些留下来继续工作的同志们说一说,提醒你们注意,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经济过热,我已经担心一年了。我不会公开地讲这个问题,我只在领导层来讲这个问题,我就是担心经济过热。现在有很多的苗头,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经济状况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我搞了50多年的经济工作,我能深刻体会到我国的这种“综合征”,日子稍微刚好过一点,就搞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满,莫名其妙的折腾、无知的决策。
我讲过房地产的过热,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志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是首先来一句话“总体上都是非常好的”然后说那么一点点的问题。绝对不是这样!这种过热是不得了的,1993年就是房地产的过热,结果现在的海南岛还是“遍体鳞伤”。我看外国的报刊,都在讲中国的泡沫经济已经形成,房地产过热,风险太大。我们银行的同志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些钱都是银行的。
企业的改革,改进了企业的经营机制。这些都是我们过去不能想象的。
我再一次向银行的同志忠告:你们也许这两年就升官了,你们也许就不会再干银行工作了,以为出了问题可以让后来人收拾。本届政府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还没有建立健全机制;但是在没有建立这个机制之前,我们共产党人已经搞了几十年经济了,还是应该负责任的吧。你们别把这个包袱留给后人,盲目地发展。我非常担心的就是搞“城镇化”。现在“城镇化”已经跟盖房子连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农民的地给剥夺了,让外国人或房地产商搬进来,又不很好地安置农民,这种搞法是很危险的。这跟中央的政策精神根本不符合,我们曾经多次讨论过,就怕这个东西。中央政策研究室有一份简报《造镇运动劳民伤财》,我建议大家看一看,简报讲的是河南洛阳农村地区,从2001年开始“造镇”,遍地开花,搞了两年,既没有统一的规划,也没有资金的来源,反正是大搞房地产、圈地。没钱怎么办呢?本来是单层的房子,在靠街的一边盖一道墙,造成一个看起来好像是两层、三层楼的样子。这种做法我们过去已经有了,不是他们的创造发明,都是假的呀!我不知道他们的钱从哪儿来的,乡政府、县政府哪有这个钱?要不就是银行的钱,要不就是挪用了教育资金。我看中央政策研究室的这个简报,问题比国务院的简报揭露得要尖锐。
1993年是大城市,在海南、北海这些地方搞,将来要是全面开花,都来“造镇”,形成运动,那怎么得了!我们银行的同志一定要警惕。你们老说在大好形势下,不良贷款在下降,我就是不相信。
还有,现在搞主题公园成风。在国外都没这么搞的,迪斯尼公园,美国有两个、法国有一个、日本有一个。现在主题公园在中国很多地方全冒出来了,外国人自己不出钱,你的地卖给人家很便宜,破坏了国家的土地资源,另外还用你的钱。搞这个东西干什么呀?!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连饭都没的吃,还搞什么主题公园,谁去看呀?上海搞迪斯尼公园没有搞成,于是要搞个主题公园。天津要搞主题公园,现在北京又要搞主题公园,两个主题公园挤在一起;美国两个迪斯尼公园还隔得很远呢,一个在洛杉矶,另一个在佛罗里达。我们挤这么近干什么?我是坚决要收紧。最近国务院下了一个通知,不是说在限额以上不允许搞,而是一律都要经国务院批准才能搞。四川恐龙公园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吧,林业系统搞的,占地九平方公里,跟澳大利亚的一个银行合作,就为了盖一座五星级宾馆。
现在搞汽车也成风。去年汽车降价,大量汽车进口造成了这种形势,银行也给贷款。我想,小汽车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不要造成一种狂热,年轻人都以拥有自己的小汽车为荣。我们早就讲过,中国不是这样的国家,这个观点我到现在都没有变,应该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现在北京交通拥堵得一塌糊涂,2008年怎么开奥运会啊!各种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管理设施等管理的水平都不适应。上海的汽车数量现在比北京少一半,还到处都塞车,2010年怎么开世博会呀!还有车位,也是个大问题。发展公共交通这条方针一点不能动摇。没有那么多石油啊!同志们,去年进口7000万吨原油,还不算成品油走私,某些省走私还相当厉害,现在不知道进口了多少油了,我们自己只生产了1.6亿吨,而消费达到2.6亿吨,这能维持下去吗?好在我们现在外汇可以进口,将来怎么办啊?没有油,哪能这么去发展小汽车呢?公共交通始终是我们的一个弱点,一直没有发展好。现在我每天就担心两件事:一件事是煤矿不断爆炸、死人;另一件就是交通事故多,不断地死人。今天早上看到一份材料,广西百色地区一辆农用车超载,拉了30多个人,一翻车17个人死了。农用车是不合格的汽车,但是遍地开花,这是非常可怕的。到处死人,天天死人,我作为总理天天看到这个东西,自己又拿不出办法来,你们说我多揪心!在发展公共交通上,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啊!要把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制造业好好地发展起来,把那些农用车、不合格汽车都淘汰掉,农用车不许上路,公安交通管理要严格,不要动不动以影响农业为借口。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去把精力放在这个方面,而去搞什么小汽车,这一旦成风可不得了!不是说不要发展小汽车,而是不要把目标定得那么高,不能一哄而起都去搞小汽车。小汽车一搞上去,需要一系列的原材料的供应都搞上去,将来一垮下来又全部都垮。搞什么东西一哄而起都是不行的。
总之,希望留在岗位上的同志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大好形势冲昏脑袋。这五年,形势的确很好,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好,但是绝不可以盲目地乐观,然后就浮夸,就折腾。我们历史上有过这种教训,形势发展都是有周期的。我们不要走历史的老路,这就是我留给同志们的一句话。只要在这个问题上不出毛病,其他问题上就好办了,就不会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不可收拾的问题。对经济过热一定要从严控制,国务院就是要搞得严一点。
最后一点,国务院各部门负责同志在贯彻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方面是比较好的。我以自己拥有这么一个团队感到自豪。不是说没有问题,但问题还是比较少的,大家都是兢兢业业地在工作,今后务必也要这样。
要更多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接受他们的投诉,为他们撑腰,帮他们说话,解决他们的困难。我这五年或者说我过去十年,主持经济工作,一直是想这么做,我也尽了我的最大努力。如果我们只听下面报喜不报忧,冲昏自己的头脑,听不到人民群众的呼声,绝对搞不好我们的工作,连判断都是错误的。毕竟还有一个《焦点访谈》节目,各省区市也还有一些来信来函反映问题。
我过去几年里每晚是一定要看《焦点访谈》,我觉得我作为总理,如果不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当什么总理!我看完后必定打电话,不是打给部长就是打给书记。尽管我知道打电话只是针对几个农民或者几个百姓的问题,但是我能为这几个农民、几个老百姓申冤,能够解决问题,我觉得好受一些,大事办不了,办了一点小事也好。有时也想不打电话了,反正这种事情多得很;但转过念来一想,我还是要打。我希望同志们今后还像我在位的时候一样,重视来自人民群众直接的投诉、直接的呼声,帮他们解决问题,哪怕只是一个人的投诉、一封人民来信,哪怕就是为了这一个人。希望同志们能够继续发扬精神,绝对不要听信报喜不报忧的、吹捧的、浮夸的、说大话的那一套,还是要自己眼见为实,尽管现在很难看到真实情况,但是只要坚持还是会知道的,这就是我最后提的希望。
我现在不好说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对我来说是最后一班岗,但对绝大多数同志来说,你们都不是站好最后一班岗,还要继续在岗位上工作。距离换届还有一个半月左右,我们要把本届政府的工作善始善终,完美地画上一个句号。只要我们能够办的事情,尽可能在本届政府任期里面办好、办完。
本文摘选自《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第480-489页
作者:朱镕基
原题:《值得纪念的五年》
出版: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