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没有钱买东西,心里肯定会狠狠发誓,等我长大自己能赚钱后,我一定要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买回来。
现在自己工作能赚钱了,小时候被压抑的欲望终于爆发了,奢侈的包包、漂亮的衣服、最新款的手机等等,工资不高,刷信用卡……
工作几年除了一堆包包和衣服,银行卡却是空的,信用卡是负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无法区分什么是需要的东西和必要的东西,或者说头脑里没有这个意识。
水湄姐说了一个邻居家张太太和孩子乐乐的故事。
水湄姐看到张太太和乐乐去捐玩具,以为张太太想培养孩子的爱心。张太太说,这其实是一方面。其实乐乐看到了玩具就要买,完全不顾家里已经有很多同款的玩具,不给买就哭、打滚。但玩具买回来之后,没玩几次就不玩了。所以家里太多八九成新的玩具,丢掉可惜,只好捐出去。
像乐乐这样的孩子看到什么就想要的,就是分不清需要和想要的。
需要是指那些我们有了它,就能活下去或者活到更好的东西,比如空气、水、食物、衣服、知识等。
想要是指你将来想要拥有的东西,比如玩具、宠物、游戏机等。
需要和想要是永恒的话题,有时候很难区分。
我们看到漂亮的衣服就很想买,完全不顾家里已经有很多衣服,但买回去之后,没穿几次就堆衣柜了。而网络上也充斥着,会花钱的女孩才是精致的女孩,鼓吹消费价值观的文章,让大家在消费上遗失了方向。
小时候没有掌握需要和想要的选择力,长大之后,这种行为就会让我们陷入月光或者负债的境地。
所以家里有小孩的宝爸宝妈,从小就要培养小孩做选择的能力。比如只能买一样玩具或者只买需要的玩具。或者给孩子以下玩具、零食、食物、衣服等图片,让孩子区分这些东西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当然,孩子是很容易遗忘的,在平时买东西的时候,也可以经常跟他说说,帮助他做选择。
我们大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也是需要三思这到底是我们需要的还是想要的。需要,就是能让我们活下去的东西,有个简单粗暴的口诀:这个不买会死吗?以后买会死吗?买个便宜的会死吗?
我们培养需要和想要的选择力,当然不是只为了只买需要的东西,是为了让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优先选择我们需要的东西。然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计划的获得我们想要的,能自由控制我们的欲望。毕竟人活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我们在能力范围内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那省下来的钱干嘛呢?可以用来投资自己,比如学习、工作、生活需要的技能;也可以用来投资基金或者股票等各种投资品啦(当然这是建立在自己懂相关投资知识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