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窑诗话》|情志(11)

《回窑诗话》|情志(11)

作者: 小茉莉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23:14 被阅读0次

    文章系原创首发

    一、情志是诗歌的根本

    (二)情志之于诗歌,是浑融一体而难以名状的

    诗人情志的浑融难言状态,使它带有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以致许多诗学家把它看成一闪即逝的偶发性心理现象。其实,诗人的情志,作为诗人力求表达的审美体验,还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正是这种相对的稳定性,诗人才有可能进行内省、再思、整合,并使之完善、深化,或重建以至表达。否则,诗人将是完全茫然的,而构思、传达等创作过程都无从谈起,也不可能有诗歌问世了。陆机《文赋》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以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这是对诗人情志由初发以至成形的运思过程的精彩描述。这表明,陆氏对诗人情志伴随想象由飘忽而稳定、由模糊而清晰,并借助艺术语言来传达的内省一外化过程已有相当自觉的认识。至于构思过程何以能这样运作的心理机制,陆氏当时还难以指陈。所以,最后他发出“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的感叹,即还不明白诗人有时灵感风发,有时文思滞阻的原因。这的确是很难的。

    以现代审美心理学来审视,诗人情志的相对稳定性,是由它的基本性质决定的。诗人所感生的情志,作为审美体验,是一种有一定中心意念的直觉思维。它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审美心理要素交融协作,在审美想象的整合之下,趋向理解、化为感知,逐渐形成饱和着审美情感的单一或复合的诗歌意象,最后才得以字句和篇章的物化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将在以后的相关内容中深入探讨。

    注释:

    一、现代:

    现代是个复杂难言的话题,对于现代诗歌的观察角度或立足点而言大体还算明确:那就是中西文化的混血。

    拿西方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去剖析古代的诗歌,用今人的观点套用古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等等。虽然丰富了对古典诗歌的理解但是越俎代庖生吞活剥也避免不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越俎代庖:

    语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这里对于古代诗歌解析所采取的成事心法是:菩萨心肠,金刚手段。

    即尽量保持古代诗歌的原汁原味,不做妄解甚至是毁伤。

    二、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学说或思想。这个思想起源很早,散见于古文献之中。

    天人感应之说,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孔子作《春秋》,《春秋》重灾异。董仲舒继承《公羊传》中的灾异说,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借时学(阴阳五行学)发挥或者说发展《春秋》天人感应思想,其说固然奇伟怪谲,难以思议,但决非无中生有,而是本于《春秋》穷天人之变的精神。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

    战国时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

    后来汉儒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儒家思想对于古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诗人所感生的情志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窑诗话》|情志(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rv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