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文摘(一)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文摘(一)

作者: 月到风来 | 来源:发表于2016-01-27 23:17 被阅读151次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一


    这是一本经典书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人人也知道本书的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是沃伦·巴菲特的老师和老板,但在看这篇文章的人中读过的未必有50%,究其原因,人们只关心格雷厄姆、巴菲特的创造财富的故事感兴趣,却对他们具体学了什么、做了什么不感兴趣。鉴于近期股市非常不稳定,我在上周五已几乎斩仓出货,只留了点儿还有重组概念的股票,尽管一清仓后周五立刻大涨,但我仍认为现在正是好好读书的时机,在下一波可以赚钱的行情到来时,更好地实现盈利。其实牛市来了谁都会赚钱,只不过在退潮的时候,自己争取作一个提前上岸的人。

    巴菲特的序

    我在1950年阅读了本书的第一版,那时我19岁,我至今仍认为本书是有史以来投资论著中最杰出的一本。
    要想获得投资成功,不需要顶级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本书能够清晰准确提供这种体系,但对情绪的约束是你自己必须做到的。
    能否取得优异的投资成功,这既取决于你在投资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拥有的知识,也取决于在你投资生涯中,股市愚蠢程度有多大。股市的行为越愚蠢,有条不紊的投资者面对的机会就越大。遵从格雷厄姆的建议,你就能从股市的愚蠢行为中获利,而不会成为愚蠢行为的参与者。

    格雷厄姆导言

    1. 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本书的目的是为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
    2. 这本书不是写给投机者的。大多数投机者都是根据走势图和其他大致机械的方法来决定买入或卖出的恰当时机。几乎所有的方法采用的原则就是:因为股市上涨而买进,因为股市下跌而卖出。这种方法与其他商业领域合理经营原则背道而驰,因此很难在华尔街取得长久成功。根据我们长达50多年的观察,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一个依据这种“追随市场”的方法而长期获利的投资者。
    3.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流传甚广:成功的投资技巧首先在于找出未来最有可能增长的行业,然后再找出其中最有前途的公司。例如在1949年航空业倍受市场关注,但我们的判断是虽然航空运输量会在 未来几年获得长足增长,业务收入也会不断增长,但由于技术问题,再加上产能过度扩张,行业的利润非常不稳定。因此尽管1970年该行业运输量创下新高,但这些公司的股价在1969——1970年再次出现超出市场整体水平的跌幅。(PD:脑海中一下蹦出来几个词VR、量子通信等等,老瓶装新酒,在1970年航空是新概念代表未来的经济,那所谓的新常态下创业板能载着股民希望走多远呢)
    4. 超越平均水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数投资基金也不能击败市场,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专家。这么多年的证据表明,这些证券公司对股市的预测结果还不如掷硬币的方法可靠。

    由此我们的投资者可用获得两条教训:

    • 某一行业显而易见的业务增长前景,并不一定会为投资者带来显而易见的利润。
    • 即使是专家,也没什么可靠的方法,能挑选出前景光明行业的最有前途公司,并将大量资金投入该股票。

    第1章 投资与投机:聪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一)在本书一开始,我们就希望能够确立几个概念。

    1. 投资与投机

    投资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区分普通股买卖中的投资与投机总是具有重要意义,否则人们总会把损失惨重的投机损失归咎于股票买卖。(PD:很多人在割肉离场后总是对股市心存怨念,却未曾反思自己所谓高抛低吸的交易记录)大多数时期,投资者必须认识到,所持有的普通股经常会包含一些投机成分,自己的任务则是将这种成分控制在较小范围,并在财务和心理上做好短期或长期不利后果的准备。
    投机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大多时候,投机并非明智,尤其是在以下情况:(1)自己以为在投资,实际是在投机;(2)在缺乏足够知识和技能情况下,把投机当成一种严肃的事情,而非消遣(PD:广大的散户嘛);(3)投机投入资金过多,超出了自己承担其亏损的能力。
    根据我们较为保守的观点,任何抢购所谓“热门”股票或类似的行为都是在投机,或者说是赌博。投机总是令人兴奋的,乐趣妙不可言,如果想试试运气,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试试,越少越好,但不能把投资和投机在一个账户内进行,也不能在思想上将二者混为一谈。

    2. 防御型和进攻型

    我们把投资者分成两个基本类型——防御型和进攻型:

    • 防御性:首要目的是避免重大的错误或损失,其次是不必付出太多努力、承担太多烦恼去经常性地做出投资决策。
    • 进攻型:主要特点是他们愿意为挑选合理且更具吸引力的股票付出时间和精力,以获取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进取型投资者可以指望他们额外努力和技能,将令其获得比防御型投资者更高的平均水平。

    (二)防御型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效果

    我们已经将防御型投资者定义为关心资金安全同时又不想多花时间和精力的人,那在一般情况下,这类投资者应该有怎样的预期呢?
    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应当是:投资者应该将资金分配于高等级债券和蓝筹股上,债券占比在25%——75%之间,股票比例与之相适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小幅调节。当“感觉市场已处于危险的高位时”,将股票持有比例减少到25%;当“感觉股价下跌已使其吸引力与日俱增时”,持股量提升到75%。
    原文中,笔者根据1949年至1972年数据来论述说明,因数据较多且信息量巨大,省略不再摘录,最终结论是
    防御型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应该是年化7.8%左右。未来证券价格是无法预测的,债券的波动幅度会大大低于股票。投资者不能通过购买任何新股或热门股而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防御型投资者只应购买哪些长期具有盈利记录和强有力财务状况的重要公司股票,他们的吸引力一定要建立在理智分析的基础上。
    给防御型投资者的建议:

    1. 买入一只地位稳固的投资基金股份,以代替自己亲自构建股票组合;
    2. 若资金规模较大,可以聘用投资咨询公司;
    3. 采用美元成本平均法,即每月或每季投入同等数额的美元资金来购买股票。采用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低迷时买到比市场高位更多的股票,这是所谓的“程式投资”一般方法的运用。
      (PD:在某球上有一个“大V”ID是飞泥翱空,他的几篇文章蛮有意思,55投资法则,简单讲就是保证家庭总资产的50%投资到股票中,50%配置其他理财方式,假设当股票盈利1万元,则5000元留在股市,5000元转到其他理财。这也是程式投资的一种运用,只可惜一般股民都喜欢在股市中体验追涨杀跌,对这种7.8%的收益率完全不屑一顾。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中国股市里一年能翻五倍的大有人在,但五年内翻一倍的却寥寥无几”,这也算说明了大多数股民的眼高手低和妄自菲薄。
      因为格雷厄姆所选用的数据年代过于久远,对现在的中国读者无法引起直观体验,因此我利用近年数据来做个类似的分析,也算验证一下这种防御型投资者的收益。
      一、自变量:股息率、股票指数、高等级债券收益率。
      因为格雷厄姆的书是1949年出版的,那时与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中国股市有其独特性,因此对格雷厄姆提到的三个自变量我做出了以下调整:
    4. 股息率。因A股近年来才有强制分红的政策,且股息率跨度很大,从15%到0.3%的都有,从问财搜索到的沪深300在2015年股息率2.17%,因此将股息率简单粗暴直接设置为常数2.17%。
    5. 股票指数。股指打算选用沪深300,因为既然是防御型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理应远离创业板这种市盈率超过80的地方。
    6. 高等级债券收益率。债券在投资中地位举足轻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此我将高等级债券收益率定义为稳健P2P的年化收益率,这可能会引来争议,但毕竟这是一个几乎没有门槛且几乎风险为零的投资,现在投资产品日新月异,很少有普通投资者还在直接投资国债等债券,因此我选用了陆金所的稳盈-安e系列产品,参考设定年化收益率8%。
      由此三个条件的设定也可以看出,在格雷厄姆时期他对防御型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就是7.8%,而目前投资者即便不涉足股票,仅仅投资P2P也是高于此收益率,因此我们的估算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测试期间:从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用近5年数据来验证。
      三、思路:假设在2011年1月1日有100万元用于投资,按照5:5的原则分配于股票和债券,在次年年初再根据净值进行重新分配保证5:5始终成立。
      总资产 股票 债券 沪深300 随指数浮盈 股息
      2011年初 100.00 50.00 50.00 3189.68
      2011年底 91.86 37.86 54.00 2345.74 36.77 1.09
      55调整 91.86 45.93 45.93
      2012年底 100.56 50.96 49.60 2551.81 49.96 1.00
      55调整 100.56 50.28 50.28
      2013年底 101.30 47.00 54.30 2330.03 45.91 1.09
      55调整 101.30 50.65 50.65
      2014年底 132.62 77.92 54.70 3533.71 76.82 1.10
      55调整 132.62 66.31 66.31
      2015年底 143.07 71.45 71.62 3731.01 70.01 1.44

    四、结论:经过检测,2015年底时,100万元的本金已经变成143.07万元,年化收益率7.43%,低于直接投资债券的收益,这是由于这五年股票表现不佳的拖累所致。如果单独看股票的收益,则50万元的股票市值将是63.81万元,年化收益率5%。
    根据上述建议,可以显而易见得出结论,如果用美元成本法进行投资产生的收益必然高于这种55投资方法,更不用说那些一直在股市拼杀的做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的投资者》读书文摘(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sd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