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邀请我:甘于平庸,不求上进有错吗?
作为从小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大的普通人,第一想法还是升起老人们教育我的:别在可以努力的时候说服自己甘于平庸,在某些需要社会地位、物质基础时候,两手空空,却后悔已晚。
无非甘于平庸是自己的选择,只要可以接受极端情况下的求而不得,搞定或者同步可能存在的家人的愿望、期盼,一切都可。
一、如果内心真的平静如水,面对别人更好的生活品质,某些时候因为钱而更多选择权自由度时候,依然没有向往和想要,那就保持现状、甘于平庸挺好,是自己认可的,是自己选择的,能接受承担就好。
二、甘于平庸是一种人生选择,选择什么都没错,人生就是要体验。而面对诸如家人生病急需一大笔钱做手术,但最后怎么借怎么筹都差点的时候,可以淡然的接受生老病死。
又或者家人、孩子想要更好的生活状态、必须一定的身份地位才可以达成的某些东西,内心没有“本可以”的懊悔,不存在自己的想要而不得的时刻,也可以无视家人的期盼,是否会有一丝懊悔。
三、自身家境很好,不需要努力奋斗也可以保持很好的生活状态,没有体会过想要而还没有实力没有相匹配的物质、能力……如果家里人也认同,那就如此挺好。
以上,其实多少还有鸡汤+劝人的意味,深入思考一下,我想说的是:
生命像一条长河,是流动的,有的河道会如瀑布有强大势能,迸发出气势雄伟的火花,有的时候会流动到平缓的大地上,平静的缓缓前行。重要的是走过这一段,在这样的一段里能安然的享受生命,体验生活,不纠结不自我批评,在不同的生命状态中安然自得。
要不要安于平庸,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眼下每一个普通的生活。
什么是平庸?百度给出的解释是“寻常而不突出”。
平庸与否跟时间段跟赛段有关,每个人发力点不同,花期不同。
我们从小都知道,一个班级里,只有前五名前十名是突出的,是老师看中的重点生,但不妨碍在下一个赛段,排名前10表现平庸,而排名后四十的可能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
每个人对平庸的判定也不同。
有的人在别人眼里很出色,自己却自卑觉得平庸,而也总有一无是处的人渣,自我感觉超级良好,自己不仅不平庸还很闪耀呢。
而一部分的甘于平庸,不是心里想的不求上进,是身体原因为主。
身体的能量、精力状态不足以维持高能量的学习、上进,一旦学的多或者想要奋力上行,会因为亢奋而产生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各种低稳定的状态,就像一台配置不那么高的电脑,要强行运行各种软件,会出现各种紊乱,身体健康问题。继而索性进入躺平什么都不想干的低耗能状态,年龄小一些正在上学的孩子还会出现被家人误解、骂、叛逆、心情抑郁、进一步躺平的恶性循环。
这时候就需要从内心的接纳自己,告诉自己这是生命中的一个状态,这个状态里面,我想体会平静美好的生活,体验生活之美。需要价值感多元。不要急迫,不要过于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慢下来。
在身体能量恢复的时候,自己都会有想做的事情,想创造的东西,会有比较强的生命力想要表达,那时候是底层的改变,自然就不会问要不要甘于平庸的问题了,大胆的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绽放自己的花期。
2022-0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