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如果光学习没有用,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了精力,还不如不如学习呢!
学习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
一、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也就是人生目的地,自己想干什么。
如何找呢?问这个问题一百遍。假如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至今也没有想清楚到底是什么,接下来继续想。
二、与其等待社会发现你的价值,不如主动去寻找价值。
三、“30天实验法”,一个习惯的培养可以用30天一个周期这样去培养。比如我阅读,我就是先读30天,再找到一个标杆,看到他每天那么努力地读,我也就跟着读了。
四、“时间日志”每天记录自己时间的开销,然后总结自己每天的时间花在了哪里,从而调整时间使用,就会加大工作效率。
五、用《一年的时间重生》模板是:输出、输入、开源、固本。每天晚上用10分钟时间计划第二天这四项内容,然后第二天复盘。一年后会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以上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摘抄:
什么是重生?重生就是你有一个主心骨,你只是每年在这个主心骨上不断升级,从点做到面,从面做到体,从体做到生态。
如何找到主心骨呢?
(1)第一步:提炼人生关键词
假设自己现在拥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问这个问题100遍。
反省:我问了30遍,最多的回答就是阅读写作,旅行,变美,让更多的人幸福,让更多的人找到人生价值。为什么要阅读写作呢?我每次处理自己复杂情绪的时候写一篇文章,就会慢慢走出来,又因为写作才开启了阅读,而唯有阅读才让我感觉有时产生幸福的火花,时间也不会白白溜走。旅行是因为觉得一生就呆在自己出生地,未曾走出去,实在是一生白来了,唯有走出去。变美变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希望自己永远年轻漂亮。让更多的人幸福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不够幸福,所以想提升
2, 三个人生关键词中,通常一个词代表你和自己的关系;一个词代表你和外界的关系;一个词代表你的价值所在。
反省:通过这个标准检验,我还没有找到关键词。就像自由代表希望财富、身心、身体自由,下来必须问100遍这个问题。
3. 随着你对自我认识的加深,你的人生关键词会有变化,变得更接近你的本质,最终趋于稳定,成为你终身成长的基石。
反省:自我认识是找到人生定位的第一步
(3)第三步:优势路径
(4)第四步:量化目标
有了目标和方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设定可量化目标。所谓可量化,指的是能用准确的数字或者具体状态来评估完成效果的标准。四维度日程管理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什么是四维度日程管理法。
>效能感的来源——输出四维度日程管理法由输出、输入、开源、固本四个维度组成。
输出,指的是为他人产出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原本是为了娱乐消遣看一场电影,如果能写一篇观影心得发布在网络上,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输出。输出不仅需要有价值,更重要的是需要对他人有价值。写日记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输出,但是你的日记别人看不到,无法共享你的价值,那么这样的输出就不是四维度定义中的输出,而是一种滋养自己的行为,在四维度里称之为“固本”。
如果你感觉自己很努力却依然很“穷”,通常就是为他人输出的价值不够多或者不够好。检视一下你每天的时间,有多少是花在为他人产出价值的事情上,你就知道改变该从哪里开始了。
输入”在四维度日程管理法里指的是为输出提供养料,但凡能够让你汲取养料的方式都可以称为“输入”,例如看书、参加课程、跟前辈请教、反思总结,等等。
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你的工作生活,想一想什么技能和知识在三年之后能帮到你,就从现在开始去接触、去学习。生活就是教室,职场就是考场,请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吧。
反省:
“开源”在四维度日程管理法里指的是创造链接、拓宽视野的事情,比如走一条没有走过的下班路,跟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参加一场活动认识新朋友,去旅行,帮朋友一个忙,等等。之所以把开源列入四维度,是因为成长不是一条单行道,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待久了,思维往往会固化,反而会制约发展。
巴菲特的超级合伙人查理·芒格就非常提倡跨学科学习,还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手里只有锤子,那么看什么都是钉子。跨学科、跨界学习能让你的“工具箱”里不仅有锤子,还有扳手、螺丝刀和锯子。你能提供的解决方案越多,你的个人价值也就越大。
如果说输出让你成为有价值的人,输入让你持续成为有价值的人,那么开源则能将你的价值转化为可能性,推开机会之门,通向丰盛人生。
输入”“输出”“开源”都在讲如何通过高质量投入获得有效成长,但是我并不认为像急行军一样冲冲冲的状态是生活的全部。相反,真正让我们感觉幸福的事情往往来自细微之处。跟自己独处1个小时,做10分钟的静心冥想,给自己做一顿丰盛早餐,对伴侣表达感谢,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些关照健康、滋养内心、经营重要关系的事情,我称之为“固本”。没有了健康和重要生命关系,再高效的输入和输出也无法让你感觉到幸福。
不过我对快速成长的理解是这样的:你有一个主心骨,你只是每年在这个主心骨上不断升级,从点到面、从面到体、从体到生态。
5.用四维度日程管理法规划你的每一天
生活就像跷跷板,一边是个人实现的成就感,一边是融入关系的幸福感。
每天晚上,抽10分钟时间根据“输出”“输入”“开源”“固本”规划第二天的日程,具体步骤如下:重生四维度的一天[插图]第一步:在当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根据四维度分类规划好,尽量让四个维度都有事情做。有的事情可能同时符合几个维度,可以分别描述。
>> 第二步:快速评估一下四个维度的待办事项是否过量,尝试把大事项分解成小事项,分多日多次完成。比如你计划采访一位前辈,就可以把采访分解成联系被采访人、沟通采访大纲、准备采访资料、进行采访、采访文章撰写、采访文章审稿、采访文章定稿等小任务,然后一天做一点,逐步完成。第三步:不要把日程安排得太满,留出一点空余时间,以便灵活应对临时任务。第四步:特别重视固本维度,不要因为待办事情多,就压缩滋养自己的时间,哪怕抽10分钟静心冥想也会对提升幸福感有莫大的帮助。第五步:第二天结束时,做一个快速复盘。看哪些内容如期完成,新增了哪些内容,又有哪些内容没有完成,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再做下一天的
如果每天你都能做一点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事情(输出),做一点为成长积累学习的事情(输入),做一点跨界链接、拓宽视野的事情(开源),做一点关照自己、回馈家人的事情(固本),而这些事情都跟你的人生关键词紧密联系,那么你的精力、时间就会像从放大镜中穿过的阳光,经过折射聚焦在一个单点,产生足以点燃火堆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