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到去年的下半年,和一位大学同学小谭相约出来走走,探讨一下人生。他是我同班同学,读书时宿舍就在对门,经常会在一块打羽毛球,记得那会儿就我成绩稍微好点,周边的同学就都抄我的作业,考试也自然是靠抄。
读书厉害的人,不一定有前途,也许当初读书越用心的人,现在混得越差,比如说我,成了整个班的笑话。毕业几年后,真的会觉得没有脸面再去见我的老同学。
曾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职业规划时就说了,同样是三年,同样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等毕业后两年,大家就能够明白各自的位置,相比之下,同学与同学之间就会有很大的差距。
真像有句话,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毕业后几年后真的没有可比性,有的同学飞黄腾达,风声水起,而有的人则依然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摔在了后面。
小谭和很多人一样,喜欢贪玩,不喜欢学习,他很注重养生,早睡早起,经常吃保健品,在很多人眼里,他提前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相约出来那天,在谈论间,他突然问了我个问题:毕业两年了,你有没有给家里打钱回去,打了多少钱?我默默的摇了摇头,他自以为很优越的表示陆续给家里寄了两万多,虽然说工作不咋滴,工资也不多,但他估计工资一到手便早已经打好了算盘。
其实,大多数父母都是为儿女着想,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儿女过得好,你给他们的钱,他一样会给你保存下来,等着不时之需。
在我父母的观念中,我是个会存钱的孩子,因此,钱给他们和留在自己身上没有太多区别,只不过是给他们帮你存着罢了。
好友时常也会嘲笑我,不知道买什么给父母的时候,就打点钱给他们用用,在他们眼中,打点钱给父母是很简单容易的事,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铁饭碗一样的事业,即便公司倒闭,依然可以持续在自己的行业里深造。
毕业后,真的就可以见分晓,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能力,那你只能拼在这个行业里的经验。有研究表明,毕业后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更多时候是因为要生活,要生存,才被生活无奈的推着走。
前两天,做了一个梦,梦里年迈的母亲问我有没有钱,说她们的存款不多,快花费尽了,自古以来家里人都很少问我要钱,年纪大了,父母都需要养老,身体健康都是问题,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所以,要有提前的预感,永远不要做后知后觉的那个人。
回到现实,你不去比较别人是否过得幸福,是否前途无量,但在于你自己,不要成为最可怜的那个才是。
我身边的很多人都说,在这座城市赚不到钱,不赚钱,除非是进厂或者技术类的事,说白了要么就是脑力,要么就是苦力,否则你干不好。只能说,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有的不过只是看起来很轻松,其实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