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曾在演讲中,分享过一个故事。
孩子10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苹果的平板电脑。
两父子便约定好,孩子必须读完二十本书,才能得到平板电脑作为奖励。
孩子读到第十本的时候,俞敏洪刚好要出差。
谁知,当他回家时,发现儿子正抱着平板玩得不亦乐乎。
见他回来,孩子得意洋洋地向他炫耀,说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妈妈已经把平板电脑买来送他了。
视频里的俞敏洪只能两手一摊,只剩下无奈。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几乎比比皆是。
在家中,一方制定规矩,一方打破规矩,孩子在大人的拉扯中,要么学会察言观色,变得滑头,要么变得自卑敏感,唯唯诺诺。
美国心理学家塞德兹说:“人如同陶瓷器,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互相拆台的教育模式,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01 互相拆台,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曾看过一则调查:你会因为教育观点不同与另一半产生分歧吗?
结果,有80%以上的父母都表示了肯定。
不仅如此,许多父母还会因为意见不统一频繁发生争吵,自己精疲力竭不说,孩子也深受其害。
看真人秀节目《婆婆与妈妈》时,对其中一幕颇为感触。
黄圣依小儿子安麟在上街舞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总是出错。
黄圣依老公杨子在一旁大声呵斥儿子:
“动作一定要标准,重来!”
“合不上音乐,就不能喝水!”
黄圣依见状十分心疼,一边给孩子递水一边劝老公别太严厉,可是杨子却粗暴地把黄圣依拽开,让她不要说话。
舞蹈课结束后,两人的争执依旧没有停止。
黄圣依怪杨子太严格,杨子则不停指责黄圣依给孩子报太多课,甚至冲她大吼:
“儿子都要让你养废了!“
这些争吵与怒吼,孩子都看在眼里。
他原先紧张的表情,变成了茫然和恐惧。
《少年说》中,也有这样相似的一幕。
男孩黄子健在天台上喊话,说父母总是因为他的学习和作业问题而吵架。
两人都想证明自己的方法是对的,经常说着说着就大动干戈。
有一次,黄子健想玩游戏,爸爸认为他可以先玩游戏,妈妈却觉得他应该先学习。
两人为此越吵越凶,甚至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说到这里,少年泣不成声:“如果我学习很好,习惯很好,爸爸妈妈应该就不会吵架了吧。”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小男孩的心碎。
美国一所大学,曾花了三年时间研究了169个5—10岁的孩子。
研究结果发现:夫妻关系不和谐、父母喜欢互相诋毁的家庭里,孩子容易生病,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在孩子的小世界中,父母是天然的榜样。
如果父母总是互相攻击、剑拔弩张,孩子会焦虑无助,变得自卑胆小,甚至产生逃避心理。
彼此“拆台”,最终“拆”掉的是夫妻关系,还有孩子的未来。
02 互相拆台,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
心理学上,有个手表定律:
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更准确地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
其实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父母在育儿问题上总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只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走更多的弯路。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妈妈对她极其严格。
齐爸爸呢,表面上什么都听妈妈的,但其实,他并不是真的认同齐妈妈。
夫妻两人,每每情绪一上来,就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齐明月变得拧巴而叛逆。
她害怕妈妈,也不相信爸爸。
生活中,妈妈说什么,她要么阳奉阴违,要么干脆当耳边风。
高考填志愿时,妈妈为她选择了政法大学,她却在高考时,故意少填了一张答题卡,以此来对抗妈妈的严格管控。
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殚精竭虑,孩子却拿自己的前程来赌气。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多数叛逆的孩子,都有一对彼此唱反调的父母,越是优秀的孩子,父母在家庭教育上越是步调一致。
在网络上看过一个视频。
两兄弟做错事被妈妈训斥了,到爸爸面前来告状,理直气壮地说妈妈“太凶”、“教育方式不对”。
爸爸却坚定的和妈妈站起一起,告诉孩子:
“在教育你们的方式上,我和妈妈是一致的,你是男子汉了,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爸爸的回答,既让孩子看到了他对妈妈的支持,也让孩子意识到了家庭的规则。
科威特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父母的意见统一、态度一致是十分重要的。
否则,父母任何一方教育改造孩子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父母互相尊重,彼此支持,孩子必能勇敢自信,未来可期。
03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是“超级同盟”
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说,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教育的一致性。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双方会站在统一战线。
这3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管孩子,只需要一种声音。
韩非子曾说:“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好的家庭教育,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教育孩子,父母站在同一条线上,才能让孩子信任父母,更好地遵守规则。
夫妻步调一致,拧成一股绳,才能成为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2. 遇事有商量,凡事有沟通。
童书作家三川玲,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她孩子上一年级时,一次语文考试只得了68分。
看到分数时,她和丈夫都是崩溃的。
两人在是否要干预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各有想法,但经过商量,最终达成一致,决定不插手。
两人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孩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整整三年时间,两人都严格执行这条规矩。
三年后,孩子的语文成绩基本能保持在一、二名。
有句话说,家庭教育的出口一致,孩子的思维入口才会顺畅。
父母遇事多沟通,孩子才会懂得合作,拥有明亮的成长底色。
3. 父母相爱,是孩子最大的后台。
武志红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能充满幸福感。”
父母相爱,不彼此拆台,才能给孩子最踏实的庇护。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的父亲谈及教育方法时就说,自己和伴侣会尽量在孩子面前,保持和谐的状态。
也因此,焦俊艳从小就活得舒展自信,她称自己是“精神上的富二代”,不畏惧外界的任何风雨。
所谓家庭教育,不过是夫妻双方生活观念、相处模式的延伸。
父母互相拆台,相互诋毁,到最后都会输掉孩子。
父母同心,家庭和睦,才能给孩子输送源源不断的爱和底气。
很认可这么一段话:“父母本是孩子世界中的两根顶梁柱,如果这两根柱子不仅不和睦,还相互指责对方不高大、不牢固。
孩子的世界将变得低矮、狭小,甚至可能崩塌。”
父母什么关系,子女什么命。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互相兜底。夫妻相敬如宾,步调一致,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