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好“情境”,都应该从文本语言中生成,同时又与文本的阅读相互作用。
比如,黄厚江老师在执教《猫》一文时,让学生给文中三只猫取名,这就是最好的“情境任务”。“取名”,必须结合文本的语言理解,这是从文本语言中生成;同时,“取名”妥帖与否的评价,又与学生的文本阅读互相作用,共生共长。
所有的好“情境”,都应该是从文本中来,再回到文本中去的。
我在执教《愚公移山》时,设置的“情境”是“笑”。具体操作是: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是怎样的笑?补白他的心理活动。2.愚公的回答,能不能加一个“笑”?这个笑可能是怎样的笑?3.课文里其他人的言行,能不能加一个“笑”?4.天帝如果“笑”,他的“笑”有什么内涵?这个“情境”任务的设置,从文本中“一点”生出,然后回馈到文本,“多点”散发,最后聚焦到“帝感其诚”。
如此,“情境”才不是孤立的存在;如此,情境与文本,情境与活动,情境与学生,才能相互作用,共生共长。
一言以蔽之,“情境”任务其实并不神秘,它不过就是基于文本的课堂活动设计的一个形态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