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太平警察

太平警察

作者: 洋中瓶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00:08 被阅读0次

回上海最大的享受,就是对人力资源的享受。

从人工费天价的社会走来,这种感受太强烈,太不能忽略了。从外卖小哥到无处不在的便利店,从商店里跟着你转的营业员,到上门清洗油烟机这样的服务,叫人上门,是一件方便也便宜的事情。在德国你要是忘记带钥匙叫锁匠来开锁,那师傅花半小时来了,花两分钟给你开了门,就得收你120欧元;你买好了几千欧元的家具想叫人上门帮忙装,那得再搭上几百欧元还得等人家几个星期后有空了才能来。新旧社会两重天哪。难怪出国的人都会怀念在家时的便利。

不过,让我最感到奢侈的,还不是那些服务,而是治安人员的强大阵容。

新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欧洲地铁几乎没有安检是个大漏洞。这话叫歪果仁真听不懂。必须到处设防才是安全么?倒过来,他们倒是对我们无处不在的安检和监控感到恐惧,认为那是个对人的入侵。其实我看起来两边的想法都没错:欧洲地铁没安检是挺麻痹大意的,不过地铁流量这么大,以他们做事讲究到位的精神,安检阻碍交通得不偿失是一;第二,以他们人工费用的高昂,安检这么大的人力放下去,车票得连涨多少倍才行啊?

再看我们到处设立安检和随处遍布各种“警”的现象,那不叫警察国家,外国人想多了又想歪了,我觉得我们的百姓还喜欢这样被看着呢。他们不会觉得那些监控损害自己什么利益,反而觉得那是国家帮自己看管着坏人呢。

只是,我看上海地铁入关处的那些检查员,总觉得这功能是多余的。简直是白贴了个检查的标签。你看:负责叫旅客把大型箱包放上扫描仪的那位,几乎对每个过客都比划一下,听话的照作了,不听话的也就过去了。我是配合照作的那个,却每次都发现那个应当看屏幕的同事,眼睛根本不在屏幕上。

大概是春节期间,大概是世界反恐局势确实严峻,走到上海的热闹处,总见到穿制服的人们。我不认识这些制服谁是谁,只觉得铁壁铜墙。

看见制服,德国游客八成会联想到盖世太保时代,所以现代德国人基本很反感穿制服的。我觉得我们的制服文化和他们完全不同,我们的制服警们大都是太平警察,不是盖世太保。他们为人民壮胆,人民也以他们为安全屏障的。警服林立给人【钢铁长城】的安全感。我甚至觉得这状况跟英国皇宫前那个摆设兵意义接近。因此感慨人口红利的好:英国摆设兵只为王公大人们助威站岗,而我们的制服警则是为全民助威,为城市秩序,为节日庞大的客流量,甚至可能还是为城市形象站岗呢。

看不懂局的人,就如我这样做太平畅想。

放几张照片:执勤时,穿制服的人们神态很亲民,很和善。就算套圈在手,那温和还是满满地透露着和市民的鱼水深情。

很好奇那个套圈干什么用? 职责在身的小制服,在地铁里哇啦哇啦地说话。 我想起了1950年在大上海抵挡香风毒雾侵袭的【南京路上好八连】。 有套圈、有盾牌,什么兵?何等去处?

相关文章

  • 太平警察

    回上海最大的享受,就是对人力资源的享受。 从人工费天价的社会走来,这种感受太强烈,太不能忽略了。从外卖小哥到无处不...

  • 年底小偷多

    乱世英雄今何在 太平盛世小偷来 警察便衣抓不尽 ...

  • 太平洋警察——管得宽

    看到今天的文章,我想起了这个歇后语:太平洋警察——管得宽。 儿子上初中住校,一周回来一次,闺女觉得家成了他的家,儿...

  • 我突然意识到:不够格是太要命的一件事

    01、按兵不动,学会口吐芬芳。 上学我们去学校,生病我们找医生,有事我们找警察,出差我们要坐车或者飞机,太平常不过...

  • 3.9刺猬打卡

    1.新闻 美宣布对朝实行新制裁 太平洋警察,总是一如既往的霸道,自私。美国总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四处带来战争,带去邪...

  • 记忆版图上那个难忘的人

    近年来,发现自己变得苛刻挑剔,跟人接触稍长,就爱针贬其弱点,喜欢当太平洋警察。深知诤友也是把双刃剑,像剥洋葱一样,...

  • 太平不太平

    有个同事叫太平,但是现在却不太平了。 周五下午,我正在忙,人事同事神秘秘跟我讲XX车间的X太平同事在工余时间去登山...

  • 老警察不是警察

    周末早七点 市场外停满了车 怕吃罚单 我守着车 旁边停了辆警车 接着又停了辆警车 他们锁车就走了

  • “太平难太平”—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先天...

  • 《太平杂说》:太平不是真太平

    读史使人聪慧,使人明鉴。而《太平杂说》这一本书,能使人引起思考,读历史,如果仅仅只是停留纠结谁对谁错,批判或者赞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平警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yy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