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悟 | 没有什么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更有欺骗性

感悟 | 没有什么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更有欺骗性

作者: 蓝天白云下我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4-18 20:01 被阅读0次
    宝宝说:我叫“火火兔”
    我不敢让别人为我的信念去死,因为我不能肯定那个信念是对的。
                                        ——罗素

    一、重新认识“领导力”

    1、传统领导力观点

    一般涉及到领导力,我们常规的观点是“领导力是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有种天赋在里面,从而形成的一种类似人格魅力的东西。

    如果不是领导想修炼领导力。或者觉得自己领导力不足,一般我们会从“如何做好自己、具备优秀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做好自己、用行动影响别人,从而提升个人领导力。

    可是,可是,可是,这样看似非常合理、有远见又非常符合主流市场的观点与认知,真的有用吗?

    经典领导力书籍

    2、重新认知领导力

    一般我们经常提到的领导力,无非坚韧、有战略眼光、有远见卓实、有气魄与决断力等等一些褒义词。

    当滴个当

    可是,以下一些也是事实情况:

    丘吉尔脾气爆照,却带领法国走向胜利;

    乔布斯为人粗暴刻薄,却创造商业价值;

    为何这些具备我们主流价值观所不认可的脾气性格,却具备所谓的领导力呢?

    乔布斯&乔帮主

    这里面原因在于我们陷入了“领导力迷失”的错误认知。

    卓越组织

    3、不要用模型去套人。

    我们在招聘或者征婚的时候,肯定会提出一些标准或条件。

    比如征婚,要求年龄、收入、区域、喜好等,这些方面就构成一个预设模型的各个维度。

    也就是说,当你对人提出各种设定的时候,你就变成了一个体制:你想象的是一个抽象的人。这个模型思维会让你忍不住要求这个人要“全面”,你会希望他把模型中所有的技能点都加满。

    但是,事实呢?

    越是厉害的人,越是极端;越是人才,在某方面突出表现,就类似于某一极端;模型,处理不了极端。

    比如,我们针对某模型设立出A、B、C、D等若干标准并打分,某项技能远超最高分,其它项目得分很低甚至零分;但是,事实上他却是某领域或者某方面极为优秀的人才。

    想起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的案例:进入世界知名商业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之前,他可以说对经济、管理、营销等商业基础极为薄弱,而且原来学习与从事的核电及工程类专业知识基础,更是与应聘的行业与岗位相差十万八千里。

    幸亏现场评委中有且仅有一位英国同事的慧眼识珠,才得意就在麦肯锡;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大前研一迅速在麦肯锡成长、出成果、定模式与出书,直至现在赢得世界级管理大师的称号。

    他对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总结为:良好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以及不断学习、拼搏与创新。

    大前研一不正验证了“人不可以用模型去套”这句话吗?

    在冷水江淘到的一本书

    4、科学研究,必须研究“可测量”的东西。

    我们习惯于衡量、评价别人,当然,这背后的动机是威胁带来的恐惧或者通过比较、评价带来自我优越感。

    但是,这种营销模式背后根本问题在于:人与人思维模式不一样。

    一般人对高手的评价往往会有系统性的偏差:你可能觉得应该这么干,别人觉得应该那么干,你认为他是水平低才会这么做;而殊不知,那是因为你根本没看懂他的思路。

    记得有本书叫《你以为的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吗?》。

    哈哈哈,好好玩的一本书

    人与人产生巨大差异的根源,可以归结为思维模式不同造成的。

    5、寻找、确定可测量的自己的感受。

    欺骗自己很容易,但是,也很难;因为,身体不会撒谎。

    什么东西是可测量的呢?是你自己的感受,它是可测量的。你不能泛泛而论这个人值不值得信任,但是你可以说“你”信不信他:你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总是真实的。

    因为不可测量,所以领导力不是一个什么“东西”。科学的方法,不是用一个抽象模型去测量一个领导者的各项能力指标,而是研究他带给别人的是怎样的体验和感受。

    是的,身体最诚实

    6、领导是“有人追随他”。

    他到底有什么素质,使用了什么手段,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以至于我们愿意追随他。

    利用吸引的拉力产生领导力。

    前面一个 leader,后面跟着一群 followers。他不用强迫也不用收买,别人自发地就愿意跟他走,这就是最纯粹的领导力:别人发自肺腑的自愿跟随,产生出旋转过程中巨大的“向心力效应”。

    别人选择追随你,才把你变成了领导。是追随导致领导,而不是领导导致追随。

    那我们为啥自己不走,非得追随别人呢?白金汉和古道尔的答案是,这是因为人对未来有个本能的恐惧。我们非常非常不喜欢“不知道往哪走”这个状态,我们自己实在是不敢拿主意。

    得到“北大领导力”课程

    7、如何才能让别人发自肺腑的自愿跟随?

    领导真正给人提供的东西,是“确定感”;领导的本质,就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给人提供确定感的人。

    这就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理解人性、洞察人性,满足当下人的最根本需求,这样才会产生自动自发的追随力,然后你才、也就具备了领导力:

    你的领导力产生于别人主动而又自愿的追随,而不是自己想当然的修炼和具备就可以具备领导力;领导力,由别人决定。
    不解释

    8、领导力是一个中性的能力。

    好人和坏人都可以有领导力。希特勒和邪教教主也有领导力。好人有这个能力叫“鼓舞人心”,坏人有这个能力叫“蛊惑人心”,这些词的褒贬说明不了什么;能说明问题的是他们拥有人心,他们是众望所归。

    他们可能有各种缺点,做过各种坏事,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以至于让人信任他们,愿意跟他们走。

    9、为何学者一般当不了领导?

    领导力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无语”的一项能力:既不应该被否定,也不特别值得赞美;因为,真实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这给了我们一个两难选择。

    你要做大事,就必须得竖起一面大旗,拉起一支队伍,让大家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你绝对不能说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个方向对不对咱们试试看,你绝对不能说我有我的计划但是世界也许另有计划……你必须给所有人一个定心丸,让人们相信、甚至是盲目相信你选的那个方向。

    万Sir之作

    可你凭什么这样对待那些人?只给人讲好处不给人讲清楚风险,这合适吗?传说罗素有句话说“我不敢让别人为我的信念去死,因为我不能肯定那个信念是对的” ——这才是学者的态度——而这也恰恰说明学者当不了领导。

    10、为何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但是它喜欢奖励冒险的人。胜者王侯败者寇,要是什么都不干,安全、正确但是平庸。领导,是那个不但有勇气冒险,而且有担当,敢于鼓动别人跟他一起冒险的人。

    哈哈哈……

    11、刘邦PK项羽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看过的一篇文章:项羽为何输给了刘邦。

    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项羽本着“力大、艺精”的公平竞争的角度与刘邦展开厮杀;殊不知,刘邦是在逃亡过程中摔下妻儿牵制敌人的恶棍,一个地痞流氓出身的混混本性暴露无遗。

    现在再回想下一些主流学者的观点:项羽气量太小、不舍得与下属分财富,甚至是名份;而刘邦知人善用等优点,所以打得下江山,我也只能呵呵呵了……

    汉唐帝国
    人性是极其复杂的,在个人复杂基础之上产生的群体这个“极度复杂的集合体”,更是有很多不可控制、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

    二者根本不是同一系统的竞争,而是不同价值观体系之间的竞争。

    看清楚这个原理,你可能会觉得那些所谓充满王霸之气、鼓动别人冒险的领导人在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你可能会觉得那些追随他们的人都有点傻……但是你也知道,世界往往是被这些人,而不是聪明无瑕疵的人,改变的。

    二、命运:就是调整概率的技术

    1、命运,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心理学家会从心理动机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如何产生能量、作用于自己的身体,并以世俗结果的方式体现;

    历史学家会从客观事实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出事件性质和原因对人们后面人生轨迹的影响及走向的改变;

    经济学家会从利益与动机作用的角度,说出在何种利益动机激发和诱惑下,人们产生何种经济行为,并在个人一系列活动叠加和综合作用下,对社会运作及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未来趋势的判断;

    数学家则会从事件发生的基础和概率角度,计算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动向及变化;

    ……

    不同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体系,会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以逻辑自洽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解释和间接。

    2、但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动物;他的行为变现与动机,受到一系列偶然与必然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如果再将这个复杂性个体放到人类社会这个大熔炉,产生的威力更是强大,绘制的画卷更是会带来令人感到或绚烂、或美好、或恶俗、或罪恶的震惊感。

    命运,这个人类最为宏大的话题,这个社科领域如此令人着迷的议题,如何从科学与理性的角度展开解读呢?

    3、命运技术,就是调整概率的技术。

    概率思维,应该成为当下不确定性混沌世界的利器:它引领和指引我们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更美好的、更可能发生的事情。

    比如,很多人购买彩票,大家脑海中都抱着那个已经中奖的500万的美好想象,欣喜的打开钱包、慎重的选择那一组数据,并“大概率”的期待“中奖”会发生在自己头上。

    其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真正痴迷于购买彩票的,趋于不劳而获的、收入低的底层人士较多一些。而真实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拼搏与奋斗换取金钱过上世俗意义更幸福的生活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那样一组组“幸运数字”。

    4、当然,我没有否认收入低的人为了改变自己命运或者单纯的中奖而选择这种买彩票行为,更没有否认一夜暴富的事实曾经出现;

    尽管通过美国及我们中国信息披露的那些中奖者并没有因为一夜中奖暴富而过上更幸福或者更有品质的生活,甚至比中奖之间过的更加不堪,以致极个别还会郁郁而死。

    5、从刘润老师曾经写的一篇微信公文里学到:人生要不断优化自己的算法,持续在人生道路上做当时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长期积累下去,一定会取得突破与成功。

    首先,放在人一生的时间跨度出发,不是从某一个选择或者某几个选择定义选择标准,而是在一生的角度基础之上,对人生一系列选择提出选择标准:成功概率大的选择。

    其次,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而是修炼基本功和底层支撑思维,确保“人生决策地盘”更稳、根扎实。

    第三,要有期望值意识。

    每次都寄希望于小概率事件,当然不代表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而是小概率事件本身决定了其发生的概率之低;而如果我们再连续的把宝押在一系列小概率事件上,稍微有些数学知识基础的都知道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基本可以约等于零。

    也就是自己的选择,造成的这种结果;这是一系列符合逻辑的事实解释;但是我们可能会将最终结果归因于运气:中了,运气好;不中,运气差。

    殊不知。一切皆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罗振宇有期音频节目提到:迷信在中国之所以有着深厚的基础,以及未来有生之年会继续存在下去,原因就在于对确定性的追求;但是,却用错了方式与方法;与科学背道而驰。

    6、帮助别人的最佳姿势

    如何帮助别人,是一门艺术活: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与体验。

    被帮助的人如果有很强的个人荣誉感,他会觉得你这是看低了他。为此他会看低自己,会更加不自信。被帮助的人如果没有个人荣誉感,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不论怎样,他都不会继续努力。用游戏和赌场的话来说,就是这个玩家的体验差,就不会再来玩了。

    原则一:暗中帮助。

    现在有些大学补助贫困学生,不搞什么大张旗鼓的评比,直接查看学生饭卡的数据,看谁舍不得吃就偷偷地给他充点钱。

    原则二:对新手宽容一点。

    打分别太狠,以鼓励为主。

    那些钢琴大师的授业恩师,老师形形色色;但他们的启蒙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能迅速让孩子爱上钢琴。因为,他们知道怎么给新手好运。

    原则三:刻意提升自信。

    自信这个东西,得是用胜利“喂”出来的。很多球队在大赛之前故意找弱队打几场比赛,找找自信心。如果你想培养一个人,千万不能让他一直输,得给他安排赢的机会。

    以上运动案例对某国家队某一运动失效,大家都懂的;

    而且,大家不要被“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有毒鸡汤”继续误导并深受其害了;只有胜利与成功才能像“引子”一样引导你迈向更大、更高层次的成功。

    7、最好的办法,则是使用随机性。

    随机性让大脑兴奋,命运让人痴迷。

    人理解不了随机性。因为“自利性偏差”和“归因谬误”,如果别人赢了,那肯定是运气好;但如果是自己赢了,那就说明是因为我努力。

    考虑到这一点,只要用概率操作,那么对新手的宽容、对弱者的同情、让人感觉就差一点点,乃至于用抽奖的方法发福利,其实都是好办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运气。

    8、在某个“如何解决问题”的网路课程,学到了这样一个知识:为什么企业愿意花钱找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游戏,成功本来就是偶然,失败才是必然。

    所以,那些九死一生后留下来的创业成功者,无非有两种情况:知道自己如何成功的,以及不知道自己如何成功的

    那些知道自己如何成功的,会在成功和欲望的激发下,产生进一步创造更大成功的渴望,但是,要实现那个更大的成功,就需要深层次的、符合逻辑的成功方法论知道和逻辑支持;

    因为,逻辑上走不通的事情,在现实中大概率事件上也行不通;也就是说符合逻辑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是成功的前提保障。

    当然,专业的咨询顾问会提供系列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提升服务。

    要不,当年的华为怎么会拿出几亿美金、请几百IBM进驻华为提供咨询服务,设计出后来华为脱引而出的有力管理体系保障。

    而那些不知道自己怎么成功的成功者,更是需要专业的咨询顾问提供指导:试想,守株待兔的故事;或者说一只老鼠某天脑袋晕掉的撞到一只瞎猫,并被其当作一顿美餐;从此,瞎猫在此恭候一个个傻老鼠的出现,结果可想而知。

    归隐谬误,是人类常犯的错误;且不说还有很多人没有发现事物背后的原因。

    总之,一个有勇气、资源、想法和冲动,一个有方法、逻辑、思维体系,这便是企业与咨询顾问之间互相依存的原因。。

    9、在日课下面看到网友“悍娜”的留言:

    莫名联想到“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当我们作为行动者时,会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情境、比如运气;

    当我们作为观察者时,会倾向于将他人的失败归因于他人本身、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

    行动者的着眼点在自身,看不到被设计的变化的概率;

    观察者看得到对方和环境,会明白看起来的“随机”有时只是对新手的刺激。

    就像做孩子的时候,永远以为自己的成长是多么地独特而重要、艰辛而漫长;

    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会渐渐明白“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的道理~

    懂得了这个道理,又怎样呢?

    至少可以在行动时多观察,看到外部运势的作用,主动寻求和设计,让变化的概率为我所用;

    然后在观察时多体谅,不仅看到当事人的当时当下,还能看到他们曾经主动博弈、卖力追寻的往常~


    小编,你有膨胀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悟 | 没有什么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更有欺骗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aa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