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并对我们说,你们都是待开的小荷,以后会开出非常漂亮的花,还带我们到湖边看有蜻蜓立的荷花花苞。荷花、荷叶、蜻蜓,真是轻盈又飘逸,整个荷塘清香四溢。觉得那首《小池》写的太好了,让我顿时爱上荷花,特别想念有一天我也如荷花一般美丽。
但让我真正喜欢上中国汉字,促使我踏上汉字之旅,却是源于一篇短短的小品文。那时我已三年级,在一次课外阅读中,我看到这样的文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植植……”我这才知道,莲荷就是荷花,多么优雅的文字啊!都是普通的文字,但读起来却文情摇曳生姿,咏叹有声,让人顿生爱慕之情,把莲花那种高拔脱俗的风姿描绘的这么贴切生动。让本来就喜欢莲花的我竟有点呆了,从此,便时不时的吟诵上两句。
我本以为这是写莲最美的文字,竟不料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
有一次,老师让我参加一个作文比赛,题目名字为《我最喜爱的——》,我立刻想到了莲花,自然,在文中也用上了《爱莲说》的句子。作文在初选阶段,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了我好几篇作文。天啊!都是写莲花的,而且都引用了相同的诗词。“都成八股文了,回家好好查查,还有哪些写莲的名篇。”老师笑道,我自己也觉得实在不出众。
这一查不要紧,我都惊呆了。
汉字的魅力竟是这样哀感婉艳,让人心动神摇。
我在电脑上一下查到一百多篇写莲的文字,但都写的不够详细,我干脆抄下篇名,直奔图书馆。
整整一天,我都在图书馆度过,汉字的美让我完了时间和自己。
“彼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的这句诗原来是白居易写的,难怪没有一个形容词,却依然让人感觉到了莲花的空灵高拔和端详,和《爱莲说》一比,虽不着一字,却一样得莲之风流。
莲花难道只能写成高不可攀的仙花灵卉吗?当然不是!如果这样那只能说明我对中国文字的美丽知道的太少了。
看这一段现代近体诗人李亚如的《采莲曲》“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多么亲人的莲花啊,那么美丽却又那么平实而亲和,这比那高高在上的莲花岂不更让人喜爱?
最让我叹为观止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当属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不知哪里是人哪里是荷花,人花浑然一体。
即使是凋谢的荷花,在李商隐笔下也那么富有诗意和情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的枯荷听雨声。”
整一天,我就像乘上了一列汉字的火车,从荷花到梅花,从物到人,从景到情,欣赏着汉字的美丽,汲取着汉字的风骨,品味着中国文字的灿烂、含蓄和表现力,一朵小小的莲花就被描绘的这样丰富多姿,读来句句口齿沁香,如音绕梁。
我仅仅是一个小学生,对中国汉字的魅力能了解多少?但就在这一天,让我对中国文化顿生了格外的敬畏和仰望,我为我的祖国有这么丰盈的文学遗产而自豪,深深地被她折服,更激起我对了解中国文字,学习好中国文字及语言的决心和信心。
感谢汉字,经过这一天在汉字中的旅行,我想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肯定会和我们的汉字一样朴实而又绚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