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 一章
不做生意的原因
“十五弟还是有能力呀!开着小轿车回来啦!恭喜你!你这辆轿车是咱村里的第一辆轿车 ,也是周家湾里的第一辆轿车!做生意还是来钱快呀!我想做生意,可是,二大不让我去”周志晓赞同的说。
“十一哥,最近家里都好吗?两位老人可好!谢谢十一哥的赞同,还是有手艺的人好呀!最近你干的一定不错!”周瑆客气的说。
周瑆的这位堂哥周志晓,是个电焊工。哥俩聊的时间最长,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各自描述了,手艺人和做生意人的特点,待人接物的区别,经济收入的差别,以及长远性和牢固性。
周志晓的父亲周维昌。在家族里“维”字辈上排行老二。一母同袍姊妹五个,两男三女,他在姊妹五个中,他也是老二。哥儿两中,他是老大。哥儿俩读的书都不太多,他弟后来自修成才。
周维昌,在村支部当了多年会计。帮助村支书排忧解难,为群众做了不少的好事。在工作岗位上从来不难为群众,人缘特别好,他的脑子也好使,无论遇到大事小事,或者是村里人遇着大事小事,他都能够处理的恰当。他在人前讲话,周家湾里没有人能超越。不光能说会道评理说法,还是个种庄稼的能手,也是个养殖能手!
虽然,在前辈手上经济基础并不怎么好。但是在他执掌家事后,他家才过上了小康生活。养的羊只多,农田里上的农家肥就多,庄稼长的就好,收成自然好。周家湾里庄稼行道上,谁也没有他家一年的产量高。
从数量上讲,他没有周维军的粮食数量多。因为,周维军的农田亩数比他几乎多了一倍。他只所以生活水平高,与妻子有关系,妻子是他的表妹张万芳。是他的好帮手,每一项成就也少不了她的苦心。她除了做家务和农活之外,每天背篼不离身。只要去他们羊圈里看一眼羊羔,膘肥体壮毛路弯道多,就足以看出她的功劳。
最先用上四轮拖拉机还是周维昌家。他的儿女们都顶事儿。每项活计都做得比较在行!
他和她生五个孩子,三个女孩,两个男孩,男孩小,给他们两个人帮忙的时间比较迟。女儿们年纪小小的就为家里帮忙。早先旱地里种荞麦和豌豆,荞麦用手往农田里撒,豌豆用手攒,女儿们攒豆子的株距均匀,每亩地下种量适当!村里人没有人能超过。行距的把控是犁地人的事,他犁地正应验了农谚:“犁把不离胯,翻土似页一瓦。”当然行距也把握的很均匀。
他的大儿子周志釗专门开四轮拖拉机。给地里送肥料,从农田里往打谷场上拉庄稼,在打谷场面上打碾庄稼,全靠四轮拖拉机。
他安排大儿子在庄稼行里做帮手,主体干农活。他知道做生意来钱自然快。乡村俗话说得好:“若要发,买卖带庄稼,若要富,拙工换巧工!”他明知道这个道理。论理说,小儿子无论如何都得做生意。而且小儿子也喜欢做生意。可是,他并没有让小儿子做生意。是有一定原因的。啥原因呢?因为,他家的前辈们做生意吃过大亏。
他的祖父周秉珍是做生意的人。同袍弟兄五人,他是排行老二。老大周秉章是掌柜的,老三周秉珠过继给吴忠金吉堡周家顶门立户,老四周秉玑务农,老五周秉玺负责养殖。
周秉珍带一帮人,赶脚馿做生意,穿越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啥项目来钱快,就做啥项目的生意。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六日,那天,在回家的路上,离家约有三公里处,被土匪抢劫。把武功差的几个人助手抓住以后,扔在塌窖里,周秉珍武功高强,又是东家,被土匪打个半死,也扔在塌窖里。助手们经过一夜的努力,采取搭人梯才爬上了塌窖口。
周秉珍伤势最重,从那以后卧床不起,时间不久就与世长辞,人财两空。这是周维昌不让小儿子做生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周维昌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他发现电焊工是个最有前途的手艺。就让小儿子周志晓学了电焊工。
周志晓机灵,当了一年学徒工,就谢师。在下马关镇街道上,另立门户,开了电焊部。以农村家什做起,产品达标,收入可观。现在家也搬到三山井村,在村南滩建起了四合大院,价值百万。比在周家湾建起的四合头大院还要靓丽。
三山井村的耕田集体耕种。家里有剩余的劳力,周志晓又办了养鸡场。主要负责人是周志晓的妻子。货流量比较快,而且覆盖面大。周志晓有手艺,媳妇有养殖场,每年收入几十万到近百万。
周志晓人缘比较好,有能力,村民选他为村支书!由于他是村上支书,周维昌一个享清福的人,现在又为儿子挑起了推销员的重担。张万芳给儿媳妇当助手。
老话说的好:“天上的鸟儿,地上的小儿。”老两口,在小儿子家里享清福,当助手。不过大儿子也能干,和二女儿一样,现在把家搬到了黄沙窝村,以农耕为基础,也养一些羊只。也建起了四合大院。年收入近百万,日子过得红火。姊妹俩的经济实力差距不大!
周维昌的儿女们都离开了周家湾,不为饮水再劳心,脱了貧,治了富日子过得一家更比一家好!大女儿在宁夏大学上班,小女儿在吴忠中学上班。
周维昌高兴地发出肺腑之言:共产党好!共产党的政策真好啊!共产党让我们周家湾里的人,不为饮水劳心!能在三山井村、黄沙窝建房子!
周维昌一家人的日子过的称心如意,而弟弟一家人比他们一家人过得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