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持续集成实验个人总结

持续集成实验个人总结

作者: kurayi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21:44 被阅读0次

    在测试公众号平台上做完最后一个功能测试后,为期十天的作业终于告一段落了。

    在小学期的django实验中,我对前端网页、后端逻辑、数据库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次实验做起来不至于太蒙。事实上,由于是在写好的框架下进行开发,只需要完成各个接口,编程相对容易一些。最大的收获是对github、travisCI的使用经验,现在总算是成为一个合格的github使用者了。对于一个需要长期迭代的项目,自动测试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但编写测试脚本的工作就够繁重的了。 另外,管理项目进度,监督自动测试流程,也让我第一次有了一种“做一个项目”的感觉,这对大作业项目也是莫大的助力。
    这次实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微信接口
      第一次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开发,试着弄清楚后台的逻辑着实费了不少时间,结合开发指南逐一解决。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微信的收发和XML格式的解析。
    2. 测试
      一开始在时区上很是迷惑,使用Asia/Shanghai后会有8小时的差距,遂决定全部采用UTC时间。 handlers部分的测试是最后完成的,模拟post时加上了signature和openid,以及时间戳。第10个api需要调用微信的接口,在travis上的测试很麻烦,遂放弃自动测试,改为本地测试。测试代码有很多重复,写起来十分顺手,而且借助前后端接口文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地提前写出测试脚本,做到测试驱动编程,可见细致化、接口化需求的重要性。
    3. MySQL
      django对于MySQL的封装很方便,但是这次项目中用到的表项和传来的参数不一致,转换写起来很烦,另外我用过Activity(**dict).save()方式实现了映射字典建立数据库项。

    4. 我们使用类似于信号量的概念测试了数据库加锁,避免高并发下数据库remain_ticket的错误,但是和已有的代码起了冲突,最终只得放弃,具体可见w_branch。 后来发现这些已经被django实现了,改用使用with transaction.atomic()解决抢票并发。
    5. 性能测试
      使用Jmeter分别模拟了100,200,400,500个用户发送抢票请求,确定最高并发在350-400之间(未检验数据库访问的正确性),更高的话会造成500错误。借用了wechat/test.py中的XML报文:
    <xml>
        <ToUserName><![CDATA[toUser]]></ToUserName>
        <FromUserName><![CDATA[0247]]></FromUserName>
        <CreateTime>1540012625</CreateTime>
        <MsgType>text</MsgType>
        <MsgId>1293081923923912</MsgId>
        <Content><![CDATA[抢票 %s]]></Content>
    </xml>
    

    (突然发现自己主要的感悟都是在编写测试中实现的,测试代码编写起来的工作量一点也不逊色于工作代码......)
    我们完成了基础接口,单元测试,虽然最终结果远远称不上完美,但是每一个成员都有很高的热情,尝试TDD的开发模式。开发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我们通过讨论、请教、Google逐一解决,交流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准确定位和复现bug,深入思考系统架构,编写全面的单元测试,实现测试和功能代码分离,都是之前偏向算法的大作业不能给我们带来的,软件工程毕竟重在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持续集成实验个人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fv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