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闪电写作训练营6期【2】班作业区
Day18新媒体爆文写作整合流程-为什么越懂教育的家长越不讲道理

Day18新媒体爆文写作整合流程-为什么越懂教育的家长越不讲道理

作者: 爱花牛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23:59 被阅读61次

【学员信息】:61-感谢有你-大作业2

【作业要求】:提交一篇完整的仿写文章。

【作业如下】:

仿写文章:《为什么越强大的人越“怂”?》https://mp.weixin.qq.com/s/I_i6GrxTRcZxOv1hE3V2Qw

为什么越懂教育的家长越不讲道理?

01

我有位朋友,对孩子的教育很用心,但最近总跟我说起她8岁的女儿开始不听话了,不让做什么却偏去做,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孩子却不听。

比如说最近她女儿特别喜欢在下楼时,把一条胳膊搭在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溜。

她不允许孩子这样做,反复给孩子讲道理,说那样做会把衣服弄脏,但孩子不听,仍旧一直那样下楼,每次都把衣服弄脏。

说完这些,朋友失望地问我:是不是孩子长大了,反倒不如小时候懂事听话了,我挺尊重她的,跟她好好讲道理,她怎么一句也听不进去?

我告诉朋友,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就不要再重复不停地去讲道理了。

朋友瞪大眼睛,疑惑地问我,你是说我讲道理不对吗?那我该怎么教育她?

我说,这种情况下,我会和孩子拿抹布,去把楼梯扶手擦干净。让孩子去享受变个花样下楼的乐趣,同时还可以避免把衣服弄脏。

孩子都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或做法,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她充分体验的自由,过一段时间,她自己就会感到这种下楼方式不好玩了,而不再这样做了。

朋友一听,恍然大悟,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做呢!我就光想着给她讲道理,还觉得这是在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开玩笑地说,你很有慧根嘛,一点就通。其实像朋友这样遇事就只想只会讲道理,不会采取其他做法的家长还有很多。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只关注自己怎样把道理讲好,而没有去想怎样让自己的做法更有道理。

对于上面说到的这件事,孩子的尝试符合心理发育的特点,不能因为没有听从家长的道理停止去做而评判孩子不懂道理不听话。

家长真正尊重孩子的做法是体恤孩子,给孩子享受童趣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用讲道理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实际上,这样做,也达不到家长真正想要的结果。

没有天生就不懂事的孩子。孩子的很多做法都是源自其心理特点,即使有的行为并不正确,但其背后都一定有合理的心理需求。

家长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让自己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有效得多。


02

“妈妈讲的道理你听明白了吗?”,“爸爸说的道理你记住了吗?”,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往往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家长总是希望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去改变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以此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如果只用讲道理的方式,即使道理讲得再好,在实际中其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

有一次我在教育心理方面的书中看到,当家长在喋喋不休地讲道理或批评孩子时,孩子看似在听,其实大脑早已开小差溜号了,或者已经自动将家长的声音屏蔽了,家长却并不知道。

这一点在我儿子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一次,为了上学听课学习的事情,我把自己认为他该做到的事情,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反复讲解嘱咐他,看他听得挺认真,说完之后我习惯性地问,都听明白了吗,他点点头,都记住了吗,他也点点头。在往常,到这里我就会满意地打住了。

但是这一次我随后又提了一个以前没有提过的要求:那你把妈妈刚才说的要点重复一下吧,妈妈看你听没听明白。

结果呢,孩子的小脸突然变得茫然,不得不承认刚才自己溜号了,没有听到我说什么!

果然如此。家长那么投入地讲的道理,却完全没有传达到孩子的头脑和心中,又怎么能产生作用?

家长们需要不断地重复地讲道理,不就是因为没有效果吗?可笑的是我们家长明明意识到这一点,还一边生气抱怨,一边依旧在拼命地讲道理。

为什么对于孩子来说,讲道理就那么没有用?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由我们大脑的生理特点决定的。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不喜欢“道理”。

“道理”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当一个人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时候,他首先需要冷静甚至愉悦的心态。

然后他要将这个“道理”与自己过往的经验进行匹配,与自己的感受匹配。

最后,他需要一系列判断来决定自己是否接受这个“道理”。

逻辑思维本身就是一项高级能力,而对于脑发育还没有最终完成的孩子,在生活经验十分有限的前提下,要做到听懂道理并照做,更是十分困难。

看到这里,亲爱的家长们,真正明白希图通过讲道理教育孩子并不是聪明和有效的做法了吧?

03

有一次在餐厅里,我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女孩看似不小心地把菜汤洒到衣服上,妈妈马上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跟小女孩讲道理:衣服是刚刚买过的,为什么每次都是这样,怎么就不能注意点,这么大了还不能理解妈妈的辛苦,等等。

孩子小声地说:对不起妈妈,我知道错了。可这位妈妈仍旧一直在不停地说着道理,小女孩身体逐渐变得僵直起来,委屈地看着妈妈,眼里逐渐泛起泪花,可妈妈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我认真地听了之后,心里既替小女孩难受,也心疼这位妈妈。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衣服总是脏得很快,妈妈需要不停地为孩子换洗衣物,所以妈妈自然会希望孩子能尽早学会保持衣服的干净。

同样的道理和要求这位妈妈一定反复跟孩子讲过了,显然并没有收到效果。

这一次,妈妈看到在反复讲过道理之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刚穿的新衣回去就得换洗,而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随时发生。

妈妈的心淡定不下来了,她并不知道除了讲道理她还能做什么,更不明白是她的教育方法不对。

她只能通过一直不停地讲道理,希望女儿从现在开始能记住并做到。

而且,妈妈不但把讲道理当作教育方法,也把讲道理和抱怨混为了一谈。

教育孩子变成了当众数落孩子,让自己和孩子的感觉都很糟糕,这样的教育怎么能产生好的效果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我们与其没完没了地跟孩子讲她可能听不进去或记不住的大道理,不如换一种思维。

少讲道理和抱怨,而是狠一狠心,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就如我的表姐,她的儿子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就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教育孩子很有方法。如果她和孩子遇到相同的情况,她只会温和地以调侃的口吻对儿子说一句:这下你回家之后有的洗啦。

孩子把衣服弄脏后,需要自己洗干净,坚持这样做几次之后,不需要任何批评和反复讲道理,孩子就一定能学会在各种场合中注意不随意弄脏自己的衣物。

04

不讲道理并不是让家长完全否定口头教育的必要性,更不是让家长不再去教育引导孩子。

而是希望家长改变讲道理这种无效的教育方式,用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进行口头教育,同时更注重体验教育和行为示范的身教。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

当孩子的行为不正确时,要使孩子真正明白道理,不能仅仅依靠讲道理的方式,而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体验和经验。

我曾在一则新闻中看到,广州有一对夫妻收养了几个孤儿,当孩子们做错事的时候,夫妻俩并不责骂,也不讲大道理,而是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真正认识其中的道理。

有一次,其中的一个小女孩慕恩带着盲人姐姐美春出去玩,却不知为何将美春一个人留在外面,独自回家了。夫妻俩知道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小慕恩做了一次体验:用毛巾蒙住眼睛,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

从那以后,慕恩变得特别懂道理。

没有反复啰嗦的大道理,没有伤人自尊的批评指责,如春风化雨般温和,却能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深刻地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这样的教育方式体现出一种大爱和智慧,而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爱的智慧和艺术。

所以,深爱孩子又懂教育的家长绝不会只是一味地去讲道理。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勇敢地做一名“不讲道理”的智慧家长,给孩子最有爱和最有效的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18新媒体爆文写作整合流程-为什么越懂教育的家长越不讲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fw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