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首
唐.张九龄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说明:
作者以春兰秋桂的芳洁本质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坚持理想政治,誓不同流合污,对昏君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注释:
兰叶:这里指属于菊科的兰草或泽兰,不是指属于兰科的兰花,即幽兰。兰的香气在叶,故云“兰叶”。一作“兰蕊”,则指的是幽兰。
葳蕤:草木繁盛披拂的样子。
桂华:桂花。华,古花字。
欣欣:即欣欣向荣,草木茂盛的意思。
生意:犹生机,富有生命力的气象。
自尔:自然而然地。尔,语助词。
佳节:美好的季节。指春和秋。
谁知:谁料。 林栖者:住在山林中的人。这里指隐逸之士。
闻风:听到兰、桂的风韵。 坐:深,极。悦:乐。 草木:草指"兰叶",本指"桂华"。本心:本来的性格,本来的心愿。
美人:指上文的"林栖者"。
折:采折,含有欣赏的意思。
大意是:
由于兰叶和桂花欣欣向荣生机旺盛,所以使春与秋自然成为"佳节"。
春兰秋桂具有芳洁的品质,绝不会因无人采折欣赏而减损其光辉。
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说明:
诗人在前篇中以兰桂自比,这篇却以丹橘自况,都是托物言志、体合风骚的佳作。
但前篇毫无再起之意,这篇却似有回朝之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委婉蕴藉,弦外留音。
然而玄宗已执迷不悟,他任用贤才的时期已经结束,诗人"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只不过是他的幻想而已。
诗人在这里表现的"独立不迁",正与屈原的《橘颂》相同。
注释:
①江南:这里泛指南方地区。丹橘:红橘子。橘子成熟时由青色变为红色。
②经冬:经过冬季。 犹:还是。
③ 岂:难道。 伊:彼,那里。指“江南”。
④自有:本来就有。 岁寒心:耐寒的本性。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李元操《园中杂咏橘树诗》:"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为此句用语所本。
⑤荐:贡献,陈献。 嘉客:尊贵的客人。嘉,善也,美也。
刘桢《赠从弟三首》:"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奈何:怎么。 阻重深:被阻隔在僻远的地方。重,指山。深,指水。
作者的《杂诗》"路远无能达,忧情空复多"亦即此意。
⑥运命:运气,命运。 唯:只能。
寻:推究。
⑦徒言:只说。树桃李:种植桃树李树。
《韩诗外传》:"赵简子曰:'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桃李,这里暗喻李林甫、牛仙客之流。此木:指"丹橘"。阴:树荫。
大意是:
自己本有治国谋略和报国忠诚,如果留在朝廷,是很有用的,无奈皇帝听信谗言,把我放逐到与长安远隔千山万水的荆州。
自己以前受信任,现在被毁谤,我反复地思考都找不出它的原因,大概都是运气碰上的吧。
人们只谈栽种桃李,难道种植丹橘就没有树荫供人们乘凉吗?这里暗示自己如能得到起用,还是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的。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今广东韶关市)人。
唐中宗景龙初进士。后历任校书郎、左拾遗、中书舍人、集贤院士、中书侍郎。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迁中书令。因李林甫排挤,开元二十五年(737)被贬为荆州长史。
欢迎阅读+点赞,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领取旗下会员福利,可进简书写作社群,参加各种有奖写文活动!
我旗下会员点此链接续费,可以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