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老猫为了形容这段时间对去中心化歪解,给出了这样一句玩笑话, 来,你给我把这瓶啤酒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冰镇一下。 显然,我们的目的是喝到冰镇的啤酒, 而不是去中心化,而现在市面上的某些项目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了也就是想沾沾区块链的边,找找存在感而已。
不用刻意,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去中心化的强大威力。
过去,改革开放之前,农民是集体劳动吃大锅饭, 由于做得多,做得少,与吃饱吃好没有太大的关系,都是计划经济,凭票买生活用品,人民公社统一采购,不愁销路,反正有人排队来买,所以,存在着很多利益寻租的空间,厂家也没有竞争从原材料到成品全是国有制,一个人说了算,老百姓买到的东西都是高价低质,更别谈生产厂家创新和个性化了,都是清一色的中山装,扣子都不会多缝一粒。 这就是典型的中心化,改革开放后,这不,厂子都生存不下去了,靠政府救济,最后倒闭。到现在留下来的,都是积极拥抱改革开放的。
改革开放,大家各凭本事,自力更生,有本事有头脑的人就自己建厂生产了, 形成了自己的小中心,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创新某出路, 做得多就拿得多,干得漂亮还有奖金 ,自然,每个工人都充满了干劲,每个小老板都全力以赴 ,想办法打开销路,扩大产能,这样的小中心越来越多,之后又有了很多为这样的小中心服务的厂家。
你生产衣服,那我就专门生产拉链,他专门生产扣子,并且还有很多家可供选择, 因为有利可图,慢慢的,生产拉链的也多了,生产扣子的也多了,直到利润越来越薄, 没有再扩大产能的动力了。 每个人都是微中心,集合在服装生产工厂,扣子生产工厂,拉链生产工厂,工厂就是小中心他们之间用经济往来组成了服装产业大中心 生产扣子,拉链的原材料又来自于化工厂,众多化工厂又组成了大中心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生产供应或销售也不在局限于某一个国家了,而是各国厂家发挥各国的优势,比如,德国技术好,那就用德国的生产线,中国原材料丰富,就用中国的材料,越南劳动力充沛,就在越南生产咯!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销售到全球各地。去中心化不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吗? 不信,你看看家里能找到一样东西仅靠一家就能生产出来的吗?
冰镇啤酒不能用去中心化的方式,生产啤酒却是去中心化的。
改革开放,是实体生产的去中心化,而这次区块链的革命就是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之路。 不过每一次的变革都会有人反对,因为势必会对之前的固有格局利益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任何的去中心化,都不是绝对的去中心化,是相对而言的去中心化,改革开放的实体去中心化是这样,今天的互联网革命区块链也一样。
比特币实质是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现实中的某些问题,由中本聪这个中心开发出来 ,人人可以参与挖矿记账,慢慢的,竞争越来越大,科技的进步,让算力越来越集中,形成了无数的小中心矿场。
比如,未来的通用计算能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通过网络,将本地的计算能力映射到最近的骨干节点,由骨干节点进行分配,假如,你有一项通用计算需求无限大,需要计算,你只要将任务发布到网络,网络评估出计算所需要的酬劳–—代币,就可以在网络中发布计算任务,因为有足够的酬劳,计算任务会被骨干节点争抢,根据骨干节点所掌握的算力大小分配任务,骨干节点再根据算力大小分发任务给本地计算机,一项超级任务,就这样被拆散,分开成小任务,完成提交。 生产效率虽然稍微有点影响,但是集合了世界各地的GPU算力,将全网变成了一台超级计算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同时,也省去了计算数据需求者非常多的麻烦,比如硬件设备搭建,处理数据的技术。 锅碗瓢盆都是世界各地的,厨师已经就绪,你提口味要求,十分钟,美味的菜肴就送到你的嘴边。
区块链正在革命性的改变生产关系,极大的提高生产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