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作者: 与美好同行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15:39 被阅读0次

    我经常觉得我挺可笑的,因为总喜欢给别人推荐书。

    小时候想读书却没书读,上师范时有图书馆,我却不怎么喜欢去借书读,因为没养成读书习惯。

    上班后,偶尔读一两本书,觉得挺好,便喜欢利用上课时给学生讲书,推荐学生课余读书。

    近几年,喜欢上读书了,了解到全国那么多热爱读书的老师,我也跟着团队读书学习,找到了工作的意义,知道了怎么去工作更有意义,于是除了生活、上班,开始读书学习。不光自己学,还总想拽着周围的人去一块读一块学,总认为,好的东西、好的事情,越分享快乐越多,因为有人同行总是一件好事。所以,这几年拼命买书之余,也拼命把自己买的自认为的好书推荐给别人,只是,我的推荐似乎很少有人接受。

    前两年,向别人推荐书,把书借给别人,好长时间没啥反应,再问时,其竟然想不起我曾借书给他,当然书也给找不着了。

    张文质老师说,你可能要走很远的路,才能遇上一起出发的人。我想,这个很远不是里程,而是时间。于是,我不再拼命向别人推荐,一切顺其自然。遇上,同行;不遇,独行。

    其实,只要自己愿读了,喜欢读了,总有可以同行的人,就算眼前少,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一群人。我跟在她们身后,总不会孤独。其实,有书陪伴,已经很少孤独。

    越读书,越发现读书的好处。不想再向别人不遗余力地推荐时,便想让读书惠及自己家人。侄孙女两周岁多了,啥也会说了,整天叨拉叨拉的说,事事不少。六一儿童节之前,我从网上花将近三百块钱买了一个吟诵机给侄子寄了过去,希望他在孩子玩时给孩子当个背景音乐听听,受受传统文化熏陶。我觉得古诗词唱给孩子听,也挺好的,比光领着孩子背诗词好。只是,侄子对我给寄过去的这东西好像并不感冒。九月份,我买了一本早就听说过的《朗读手册》,读了之后,觉得真的很好,觉得孩子家长读读比老师读更好,不敢推荐给学生家长,但想到侄孙女两岁多了,要是侄子和侄媳妇读读,用在自家孩子身上,肯定有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又从网上买了一本给侄子寄了过去。只是昨天早上书就到了,我也拍了物流信息给侄子,却发现今天中午他还没去拿快递。突然想起来,这么厚一大本书,还不知道侄子侄媳妇愿不愿读呢。平时侄子拍孩子的照片、视频回来,我除了看孩子的可爱之处,也同时看到侄子侄媳妇在孩子面前除了躺着玩手机就是坐着玩手机。人与人相遇相知需要缘分,人与书也一样。我的推荐,不知道有没有用。

    有很多时候,我觉得我推荐别人读书是一件很好笑的事,好笑到就像赵本山的电视剧里的那个叫“药匣子”的人的故事。

    在那个开发了旅游业的山庄里,“药匣子”总是在晚上悄悄去敲住进山庄的客人的门,向那些年轻夫妻推荐他研制的治疗不孕不育的药,可是当有人问他有几个孩子时,他却尴尬地退了出去,因为他老夫妻俩没有孩子。

    说这个是因为我作为家长,干着教师这个职业,我的孩子的学习、学业相较于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很优秀。她高考只是考了个二本,上了个很普通的大学。就从这一点上,我就没有向别人说教育经验、推荐读书的资格,假如别人问我:“你的孩子上的什么大学?”恐怕我说出来别人就算不会迅速转身离去,也会在心里暗暗嘲讽我: 自己的孩子都不优秀,怎么还好意思劝别人读书?! 可是,只有我知道,我的孩子能考上本科,在我心里,她已经很优秀了,因为她从小说话、做事就慢,从小反应就慢。我没生出一个天赋高的女儿,但是我努力陪伴她,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我看到了她的努力。当然,如果我的女儿生在一个更优秀的母亲那里,生在一个更有耐心的母亲那里,她肯定会比现在更好。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忙,我缺乏耐心,也不懂多少家庭教育,只以教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她,其实孩子在我这里受过不少委屈。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我的读书学习,我才算是懂得了更多一些教育问题。我曾无数次感慨,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东西我知道得太晚了,有些道理明白得太迟了,所以当很多教育问题有感于心的时候,我就想分享出去,想惠及别人,让别人少走弯路。可是,一个人的醒悟与明白,谁在乎呢?遇不到有缘分的人,我的推荐和介绍都是笑话,都是白费。看来,每个人在教育孩子上都有自己该走的路,别人无法帮助。

    中午,看到手机里蹦出快递到了一天多了还没人去领取的信息,我只希望侄子下午下班后能去拿,希望拿到书后侄子或者侄媳妇能放下手机,读读我推荐的书,用他们好的实际行动去让我家那棵小苗苗从小在心里植下读书的种子,爱上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n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