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20年3月8日,农历二月十五,海内外知名人士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老子故里鹿邑网上祭拜平台”,缅怀圣哲,追忆老子,以特殊的形式恭祝老子诞辰2591周年。
实时观看,请点击——
网上拜祭:海内外人士恭祝老子诞辰2591周年_腾讯视频
网上祭拜平台地址——
1、鹿邑老子文化产业园区官方帐号(视频):
今日头条(西瓜视频):https://www.ixigua.com/i6801712041141731848/
https://www.ixigua.com/i6802102557364716044/
腾讯视频:https://v.qq.com/x/page/c09304zweou.html
2、大道文化传媒官方帐号(这里是鹿邑):
https://mp.weixin.qq.com/s/ASUGCWKkJ809a-XuooD-8g
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后人为纪念老子,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兴起庙会进行祭拜,唐朝时达到鼎盛,后因历史原因,曾一度中断。2006年,鹿邑县顺应民意,报经上级批准,恢复老子诞辰拜典和老子庙会。
2016年3月23日,为纪念先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宝贵文化遗产,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鹿邑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老子生日拜典·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系列活动在老子故里鹿邑举行,从此为定制。
自2006年鹿邑恢复老子诞辰拜典以来,每年二月十五期间,引来无数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谒祖,连续多年游客达百万,已成为传承老子文化,凝聚全球华人爱国主义精神的著名平台和知名旅游品牌。
延伸阅读:
一、老子诞辰拜祭的由来
老子祭祀自古有之。初兴于民间,自汉始列为国家祭祀行为,在历代史籍记载中先后有八位皇帝亲自来鹿邑太清宫拜谒。金、元、明、清历代皇朝者有帝王亲谒或派大臣拜谒。清以后虽未再有皇家祭祀,但民间祭拜,道教祭祀、李氏家族及地方官员主持的各祭祀活动从未间断,其生日庙会延续至今。
1、老子祭祀最早文字记录见于二千年前汉宣帝:“亳州真源太清宫,圣祖老君降生之宅也……其古迹自汉宣重修葺”[杜光庭.《道教灵验记·亳州太清宫老君挫贼验》]。
汉宣帝刘询在位于公元前91年至49年,以汉初对黄老之术的尊崇,祭祀老子已成常态,按此推证二千年前太清宫已有祭祀老子的建筑,否则不会对降生之宅“重修葺”。
2、至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春正月,遣中长侍左悺之苦县,祠老子”。同年十一月壬子又“遣中长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第二年,“延熹九年(166)秋七月庚午,桓帝亲祠老子于濯龙,文罽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后汉书》]
此汉桓帝朝谒老子时,用带有花纹的毛毡铺成祭坛,用淳金器物装饰复盖,摆设天子坐的座位,使用祭天的音乐。汉书详细记载了朝拜的场面,非常壮观,仪式十分隆重。
专家对东汉鹿啊”老子庙“建筑规制考证复原图3、至汉末魏初。约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在回老家谯都时,有感于鹿邑祭老之风日盛,颁布了一个著名的诏令,即《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谓“武皇帝以老子贤人,不毁其屋。朕亦以此亭当路,行来者辄往瞻视,而楼屋倾颓,傥能压人,故令修整”。
其意是说:”父亲武帝(曹操)认为老子是贤人,在治理民间迷信时没有拆毁他的房屋。我(曹丕)也是这种观点,继续将老子庙保护起来,并进行了修缮,供路人来往休息并参观“。
魏文帝 曹丕4、至唐代。因唐朝帝王自尊老子为圣祖,对老子的祭祀达到巅峰,对祭祀老子之地的场所高度重视,不但以鹿邑老子庙(先为紫极宫,后改太清宫)为家庙,还以长安皇宫为样本多次对太清宫进行扩建,时占地八百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如帝者居”。
5、至北宋。宋代皇帝好道,对老子的祭拜更为重视。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拨国库白银重建太清宫,使其规模远远超过唐代。时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等碑刻,至今保存完好。
.北宋:大宋重修太清宫碑 宋真宗.先天太后之赞碑5、至金。靖康之乱给太清宫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气大伤。
古碑:金.续修太清宫碑6、至元朝。因成吉思汗对道教的尊崇,历代元朝皇帝一直保持着对老子的祭拜传统。世祖忽必烈皇帝为保护太清宫,先后于中统元年、二年(1260-1261年)分别为鹿邑太清官颁旨立碑。明确规定在太清宫方圆四十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碑刻今存。当时规模尚十分可观,然与唐宋盛时相比,仅存"十一于千百也"。
元.太清宫圣旨碑7、至明清。元代末年,太清宫一带屡患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直至清康熙年间,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但规模已远不如昔日。随着太清宫的毁败,国家层面对老子的祭祀基本停止,仅存地方政府和民间的祭祀活动。
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了从东汉至金、元时期历代皇帝祭祀老子的诸多遗迹。此次考古挖掘,与长子口商周大墓一并被列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评选,从而载入史册,震惊海内外。
二、老子生日的确定
农历2月15的时间来自唐朝对史料的考证。自唐朝皇帝认老子为圣祖后,围绕老子生地、老子生日、老子生平行迹和老子归宿地,着实下了一番实地勘察考证功夫。
朝廷组织一批文人学士,围绕这位杰出先祖的诞生、成长,《道德经》的写作、传播,老子离开洛阳后的最终归宿实地考察,详加论证,最终得出老子生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年)农历2月15日,生地陈国苦县,后经举荐到周王城洛邑供职,再后于函谷关著经,之后出关赴秦地归隐,最后在周至楼观台弘道并去世的结论。
当然,鉴于司马迁“莫知其所终”的说法在先,唐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对老子生卒年份问题也有不同看法。但由于朝廷的考证和提倡,关于老子生平行迹的上述观点遂成为流行观点而延续至今,学界多持这种观点,地方政府、道教界、李氏宗亲和民间均认同这一观点,并纷纷在每年农历的2月15日以不同方式拜祭老子,形成官祭、道教祭、宗亲祭、民间祭四种类型的祭拜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