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a868e36207e7c4d7.jpg)
早上,尽管天气有点小阴,可我还是骑上车出发了。
一个人,去森林公园骑行也很美的。一面骑行,一面听着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最近发现自己可以屏蔽一切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比起前一段总是分神的状态,这种感觉真好。
可是也有个感觉很不好的事,我在经常走的森林公园迷路了。因为路上有人晒花生,阻挡了一些路段,我需要绕路走,绕着绕着,就把自己绕迷糊了,而我迷糊的地方就在自己从没去过的长青林附近。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吗?东西南北的方向感没了,罗马在哪?阴天,再加上没有路标,只能靠导航了。想想自己在这片森林中,尽管道路枝枝杈杈,可我还是第一次开启导航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62baa74719903e2e.jpg)
而开启导航时,看到摄协群里有消息说今天下午特邀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王天定老师莅临我县摄影家协会进行指导,传授其摄影经验与知识,机会难得,请各位会员积极参加。
网上一搜:王天定。便跳出来我要关注的信息:这个老记者,有一个绰号:"王全省"。30多年来,他挎着照相机,跑遍了全省所有的市、县、区,究竟到过多少村子,采访过多少单位和个人,早已数不清了。这个普通的记者,走上了一条艰辛的摄影之路,他的足迹总是在拥抱时代的路上。
对他,我肃然起敬。
而对于这样能真正学到东西的活动,我一般都是会参加了。打开眼界、打开认知、打开思维是我目前最需要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1d930fedd8286fc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547e8e0e51dd1626.jpg)
下午3:30,一帮摄友聚在大王庙摄影书屋,王天定老师以他参观滑县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摄影书法美术作品展》的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也指出了自己对摄影的理解,应该把重点放在记录历史上。接着,王老师以他上午才拍摄的一组照片说明自己对拍摄的要求是:拍摄内容要反映百姓生活,突出人物细节,要让每个人物身后都有故事。也就是说,要用照片讲故事,要拍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情感的瞬间迸发的状态。王老师问,近年来视频更能表现情感变化,是不是说明照片过时了?他的理解是,照片有照片的特性,我们就是要学会用典型瞬间打动人,用精彩标题吸引人,用感人故事打动人。让照片感动人,让照片会说话。
王老师强调,我们的镜头一定要对准人,人是社会的主角,也是我们永远拍不完的主题。今天的照片,明天的历史,留住生活历史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善于寻找典型人物和他身后的典型故事,捕捉最真实感人的瞬间,才能打动人。我们不仅要讴歌美好,还要敢于反映真正的社会问题,只有这样,你的照片才有史料价值。所以,我们在追求一种艺术的外在美时,一定更要注重追求那种内在美的东西。
王老师还说:细节最能打动人,所以一定要关注细节。王老师关于摄影提出几点要求:1.不主题先行,要从现实中发现主题。2.不组织,不摆拍。3.不干预拍摄对象。拍摄时要注意把硬的东西拍软,生活化;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注意突出生活气息,使人如临其境。总之一定要关注百姓生活,为社会服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10890788e3af0d42.jpg)
一个下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缺点。比如我喜欢拍风景图片,不喜欢拍人物,而对人物表情的表达了就更无从说起了。
只能这样说,通过一个下午的学习,最起码,我知道我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b80e1d14faecca1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