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郭老师推荐这本十分精彩的书,而且促成【蓝月谷】读书会第一次云上读书。
《消失的地平线》无疑是成功的。
1933年,出版《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意外畅销。
1937年,好莱坞拍成同名电影,风靡全球。
“香格里拉” 一词,被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
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
我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小说的四个人物,除了两人留下,余下两个都选择离开,而且本来在香格里拉的绝色美女人也选择离开?
留下的这两人,一个是被通辑的逃犯,一个是虔诚的传教士,选择留下的理由完全可能理解。
其他三人为何要离开?而且其中一人本来被大喇嘛选择为候选人。
所以我想解读一下这本书的人物设计。
第一、这部小说出彩在哪里?
什么是成功的小说?
就是有个好故事。但仅是个好故事不够,最为关键的是要立起一个人物。
比如国内的:《红楼梦》林妹妹,薛宝钗,王熙凤等。《射雕英雄传》郭靖,蓉儿,杨康,穆念慈等。再比如国外:郝思嘉,简爱,包法利夫人,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等。
这些人物都个性突出,鲜活生动,而且不能用道德意义上的好坏来简单地作出评价。
《消失的地平线》这本小说作为一本现象级的小说,当然故事很吸引人。
小说的一开头就设置了“我”与昔日同窗怀兰特、拉瑟福特的集会,以拉瑟福特为“我”讲叙巴司库往事为起兴又引述出了关于文本的香格里拉的神奇之旅的故事 ,在“神奇之旅”的故事中又是蓝月山谷的最高喇嘛对韦维讲述蓝月山谷的神秘历程的故事,纵观全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增强了文本故事的历险性、神秘性。当然这种层层推进,故事嵌套的艺术构思经过了精心布局,详略得当,令人叹服。
一般意义上成功的小说,我们会记得其中的典型人物,但对于发生的地点就会模糊很多。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各有其特点,但真正出彩之处,有别于其他名著,作者别出心裁地创造了香格里拉这个地方。反而鲜有人会记得其中的人物。很多读者是看了这本书后,有了冲动要想探寻香格里拉这个神秘的地方,甚至付诸行动。事实上,香格里拉现在变成了一种美好的象征,蜚声全球。
作为文学爱好者,十分好奇小说的人物塑造。这里尝试来解读一番。
第二、解读本书的人物设计
小说讲述了书中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初四个人的离奇故事。他们被莫名劫机到了香格里拉。
来自英国的领事康韦,完美人设。
年轻的马林森,急躁冲动。
巴纳德是金融诈骗逃犯,来自纽约。
还有唯一的女性,虔诚的传教士柏灵克洛。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和观察,面对这么一个地方,人有人认为天堂,有人认为是地狱,四个人的选择却不尽相同。
康韦迷恋香格里拉优美恬静,更被最高喇嘛选为继承人——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们飞机迫降在香格里拉的真正原因。
巴纳德舍不下当地的金矿,更不想回去挨枪子。
布琳克罗小姐则准备在香格里拉传播她所信仰的宗教教义。
马林森则认为是地狱,恨不得立刻炸平。一心想早日回到英国,但苦于路途艰难,又不能孤身一人回去。
最终的结果是,康韦与马林森两人离开,两人留下。
这里重点解读两对人物:
作品设计了几种对照性的人物塑造,既平衡了文本中人物的性别又折射出两种人物的心灵,极具反差性的描写造成了巨大的落差感,令人深思。
第一对人物:康韦vs马林森
康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拥有世间最完美的人设:
身材颀长,相貌英俊。
大学生涯比所有人都精彩,牛津,赛艇等体育赛事中出类拔萃,奖项拿到手软。
会讲几种东方语言。最厉害的业余钢琴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优雅绅士,多才多艺,英俊倜傥,才华横溢,心灵与体魄完美统一。
被称为“辉煌的康韦”,未来首相人选,完全可以成为伟人。
可惜遇上战争,被炸伤过,法国人授予他金十字英勇勋章。
被意外劫机时的的职务是英国领事,已任职上十年了。37岁,未婚。至于为何到香格里拉,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书中没有讲。
到达香格里拉后,康韦一度沉迷恋香格里拉的优美恬静,更被最高喇嘛选为继承人。
开挂的人生到哪里都精彩!
再来看看马林森。
被劫时职务为副领事,25,26岁左右。
已与一个英国姑娘订了婚。
与康韦共事6个月,康韦喜欢这个小伙。
性情比较急躁。
康韦为什么会离开香格里拉呢?
康韦一度完全沉迷于香格里拉,对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晚宴,跳舞,马球,全部一切完全没有兴趣。
起先,马林森邀请他一同离开时,而且告知洛岑要一离开,而且得知是洛岑作了出走计划,非常震惊和烦闷,但并没有决定就离开。
洛岑的名字让康韦脑海中的两个世界突然有了连接点,并且渐渐融为一个整体。
之后,康韦与马林森有一番激烈的争论,马林森对康韦半是指责,半是激将。
马林森认为是地狱,恨不得立刻炸平。并指责康韦没有证据,不辩真假地全盘接受,精神恍恍惚惚,是因为战争受伤的原因。
再后,马林森独自离开了。
一切美好都是过眼云烟。两个世界再无和解余地,终有一个世界摇摇欲坠,世事总是如此。
马林森离开后却又回来了,说是恐高。
“你和那个女孩是在这世界上我最在乎的两个人。”
“我们都被女孩吸引住了。”
他意识到梦境在触碰到现实的那个瞬间开始消融,正如一切过于美好的事物一样。整个世界在年轻与爱情面前,轻如云烟。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究竟是摆脱巅狂恢复了理智,还是曾一度理智,而现在又陷于了癫狂。
他看起来更像是巴斯库尔的英雄康韦,他的神情恢复了往日的机敏。
康韦与马林森离开时,心情是这样的。
他是整个世界之间流浪者,注定要永远流浪。
他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喜欢马林森,因此必须帮助他。他命中注定要像无数人一样,抛开理智,当个英雄。
对于这一段,我看了好几遍,想弄清楚康韦离开的原因。
大约关键是这一句话是关键:
“整个世界在年轻与爱情面前,轻如云烟。"
康韦只选择其一,求得两个世界的和解。
而结局呢?
马里森身染重疾,未能到达汉地就病死了。
康韦也突然失去了记忆。
在坐船回英国途中,康维在听肖邦的钢琴演奏曲时恢复了记忆。
这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于形容的悲哀。
一种“宇宙的,遥远而非个人的”悲哀。
当天夜里,他便独自一人悄然离去,不知去向。
我个人解读 ,作者用康韦这个完美人设,代表曾经辉煌的欧洲,同样受到了战争的重创,又面临迷茫。
而马林森,代表欧洲的新生力量。
一个想留,一个想逃,最终一起逃离,或许作者想表达携手重建欧洲的愿望。但是在作者给出的结局中,新生派死亡了,完美派出走流浪,或许蕴含了作者对当时欧洲的一种悲观迷茫态度,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个隐秘的香格里拉,暂时能够保存欧洲的文明,等待新的时机到来,香格里拉将拯救一切文明。
第二对人物:柏灵克洛vs洛岑
作品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
一个是代表“世间”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兼传教士的柏灵克洛小姐,一个是代表“尘外”的满洲女孩洛岑。
柏灵克洛小姐:身材娇小,既不年轻又不漂亮。
洛岑是小说一位理想的女性形象。“纤细而略长的鼻子,高高的颧骨,白皙的鹅蛋脸――一个典型的满族姑娘。”对这位姑娘的相貌描写十分粗略,但具有普遍美感,给人留以想象的空间。在其他方面,作者仍采用简约的笔法,着力于从侧面渲染出洛岑温驯、安静、谦恭这些东方女性具有的典型气质和神韵。她将香格里拉的自然美和人文美集聚一身,散发出强大的魅力,令西方男子顿生无限仰慕之情。
两个女性人物两相对照,结果正好倒了过来。
柏灵克洛小姐受到香格里拉的感化由“世间”走向“尘外”,而本属于“尘外”的洛岑却选择了逃离。
这是否反映人性本来存在的“围城效应”呢?
总体而言,这部作品中这几个人物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但在关键点的选择时,虽然能大致分析其原因,但成长逻辑缺乏让人难忘的性格张力,这也是因此读完这本书,并没有真正立起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但有目共睹,对香格里拉这个虚构的地理位置是相当成功的。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神秘的香格里拉。
第三、神秘的香格里拉
我们先来看看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
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从未去过云南。创作灵感来自奥地利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1884-1962)。一位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稿约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研究。其从1924到1935年来到云南省西北部。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深深吸引,寄情于滇西北高山峡谷之间,踏遍中国西部壮丽雄奇的雪山冰峰,喜欢穿藏族服装的纳西助手们相濡以沫。期间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
这些均成为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素材。
根据书中描写的香格里拉,其历史是这样的:
香格里拉第一位欧洲访客:佩罗,出生于卢森堡
1719年,四位远东传教士从欧洲来到中国西南。三位身故,其中一位佩罗到达此地,康复后开始传教,并建起了一座基督教修道院。他将西方的精神财富奉献在此。1789(108岁)垂危,之后重返人世。(与耶稣重生类似)到20世纪30年代,约150岁圆寂。
香格里拉第二位欧洲访客:亨舍尔,奥地利人
1803年来到此地,迷上了本地的金矿,决定敛足财富尽快返回欧洲。山谷的安宁以及不爱世俗欲念裹挟的自由自在动摇了他。亨舍尔才华横溢,能力超群,建起了藏书馆与音乐室。巧妙地构建了一套复杂的系统,喇嘛寺从此有能力从外界获得需要的任何物品。在印度兵变时一位英国人向他开了枪,因为脚夫事情起了争执而身亡,死前的肖像仍如年轻人一样。
香格里拉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里有蓝月谷,是进出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
这里有高耸入云的雪山,叫卡拉卡尔。
这里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
这里拥有巨大财富——金矿取之不尽而且轻易可得。
这里在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儒、道、佛等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幸福安康。
这里有长期修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多年。
这里居民都十分长寿,许多人超过百岁并显得年轻。例如100多岁的智慧的张先生,还有象17岁的少女实则近百岁的洛岑,温婉娴静,纯真软玉。
这里有充足的图书,收集了大量的欧洲书籍,有音乐室,你可以充分掌握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一切。
这里有中央供暖系统,现代管道系统。
这里的人人们奉行适度与无为的原则,人们其乐融融,彬彬有礼,不慌不忙,无忧无虑,友好互助,知足常乐,无为而治.
这里你却可以在悠长的宁静中观赏落日余晖,而且心无所忧。最珍贵的是,你将会拥有“时间“,你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去体味人生,去做自己的事业。
这里拥有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
在香格里拉,有取之不尽的金旷,身边都是智慧的人们,时间不再困扰,生命不再衰老,环境美丽安静,然后做着完全没有功利而且感兴趣的研究......
纵观这个历史,这个山谷本来存在,安宁而美好。来了西方人,带来西方的文明与智慧,却没有工业化的污染,也没有战争的残酷。
20世纪30年代正是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沮丧,恐慌与动荡的状态。工业革命为社会发展带来进步也带来灾难,还有战争。人们的心灵迷茫且恐慌。
詹姆斯·希尔顿创造了香格里拉乌托邦式喇嘛寺院,成为西方人梦想的世外桃源,希望保存西方的文明,更成为人们精神上的家园。
小说是这样描写的:
“当风暴来临,每一朵文明之花都遭受蹂躏,人类的一切都被摧毁,史无前例的“大黑暗”带来之时,香格里拉将拯救一切文明。”
在作品中,香格里拉只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地方。不能发现,作品中的香格里拉是一个充满祥和、快乐的人间天堂,但仔细研究其最终目的不是对东方的崇拜与肯定, 只是面对特殊的时代背景借助中国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对于有些西方人来说,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的一条出路或退路。作品将西方文明融入到中国的香格里拉,使之成为西方社会逃避现实的暂时净土。
一句话而言,西方人眼中的乌托邦就是东西方文明智慧的完美融合。这个理念,对于当今中西方日趋紧张的态势而言,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影主题曲《这美丽的香格里拉》
这美丽的香格里拉
这可爱的香格里拉
我深深的爱上了它
我爱上了它
这美丽的香格里拉
这可爱的香格里拉
我深深的爱上了它
我爱上了它
你看这山偎水涯
你看这红墙绿瓦
仿佛是妆点着神话
妆点着神话
你看这柳枝参差
你看这花枝低芽
分明是一幅彩色的画
(啊)
还有那温暖的春风
更像是一袭轻纱
我们就在它的笼罩下
我们歌唱
我们欢笑
(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