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因为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机,也就开始使用app收听广播,也在那时发现还可以收听很多有声小说和广播剧,也就渐渐地听了很多悬疑故事和侦探小说。然而,虽然讲故事的人绘声绘色,我却是听过并不走心。
后来我下载了微信阅读app,看了两本连环杀手小说的开篇章节,总感觉故事很熟悉,但我之前明明没有阅读过。我再一想,前两年有听过这些故事。
最近和《白夜追凶》一样大热的还有网剧《无证之罪》,我看着第一集、第二集,就有一种知道剧情是教唆犯罪的感觉。百度一下作者紫金陈,果不其然,我又是听过广播剧。
和听不同的是,小时候阅读的侦探小说,毕业后看的网络古言小说,我都留有深刻印象。
一本书,就得通过阅读的形式来品味,不然只是走马观灯似的读过。
现在有很多新兴的学习方式,比如画思维导图,但要学好,是要自己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导图,比拿别人整理好的思维导图少了自己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过程,也就缺少了加强记忆、提高学习的方式。
以前上学那会儿,我有逃课,到了考试前借同学笔记抄,遇上来不及的时候就只能复印笔记。因为抄笔记需要时间,往往抄完也没多少时间复习背诵了,但是因为有抄写过,反而考场上能回忆起知识点。而复印的科目,我虽然有在笔记上划过重点,有背诵记忆过,却记得不扎实。
记忆分长效记忆和短时记忆。每个人触发的记忆点也不一样。最高效的记忆方式是以照片形式记忆的过目不忘技能。这可能是一些天才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普通人或许也可以通过训练培养这一技能。
但是我觉得学习还是要回归最传统的方式,拿起书本做笔记。好比学外语,就应该像婴儿牙牙学语那般不断地、不厌其烦地模仿。如果你唱歌好听,那你就能学好外语。你愿意用学一首新歌的反复哼唱来练习跟读外语,那学好外语就不是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