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自己内心隐藏着一只怪兽,会在深夜冲破桎梏,如果是在我睡着了的时候,那它只是梦中的神游,如果那一刻我还是醒着的,那它就是恶魔,会把所有的负面情绪从深处挖掘出来,翻江倒海,哪怕只是针眼大的事情,都有排山倒海的力量。
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学方面的书,那时候接触到了一个词:经期综合症。按照书中描述的症状对号入座后,妥妥的没错。每个月在老朋友来临前,都会有一段时间的癫狂状态:一点就着的脾气,各种悲观的情绪,没来由的烦躁。每次在这段时间,就会各种想吃辣,辣到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会有短时间的惬意放松,让情绪不再剑拔弩张。
但是每次即便是吃各种辣,坏情绪依旧会像打地鼠一样,此起彼伏,只有在老朋友造访后,它才会自动消失的无影无踪。在生完孩子后,心底的怪兽似乎壮大了许多,我知道自己多少有些产后抑郁,表面看不出什么,只有在深夜的时候,才会跑出来肆意乱窜。
“不要在深夜做任何决定”。半夜的朋友圈,总能看到许多不为人知的脆弱,而几乎无一例外的,到了第二天白天,这些深夜的脆弱都随着太阳的徐徐升起,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朋友圈。夜深人静的时候,许多的负面情绪需要一个端口倾泻,黑夜中的我们,总是脆弱许多,悲观许多,深夜做的许多决定,一觉醒来后,自己想着都会发笑。
凌晨2点,小儿忽然哼哼唧唧的爬起来,一股脑要往床下跑,熟睡中惊醒的我,强硬地束缚着他,不让他溜下去,屋里屋外4、5度的夜晚,虽然他穿着厚实的睡袋,但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难免会受寒,更何况,我穿着薄睡衣,他一哭闹,我要哄着,又要担心他掉下床,根本没有空去穿一件厚外套。
唯一的办法是把他哄在被窝,不睡觉,就给他看动画片。天知道,这一刻我有多沮丧有多恼火,看手机对眼睛视力不好的影响,我心里明镜似得,可我依然选择了用手机来哄他,一是怕穿衣脱衣受寒,二是自己困得很。想着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想着还有一天的工作要做,想着还要抽空学习一下,而我所有的计划,都建立在他的规律作息上,中午按时午睡,我就能抓紧时间眯一会儿,保持足够的能量维持下午的工作;晚上睡得早一点,我就能在12点睡觉前,抓紧时间看看书,或是玩玩手机,这是一天里唯一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我需要这一点时间透口气,放空一下自己。
本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就会睡着的,没想到臭小子越看越精神,不一会儿就不愿看了,还是坚持要爬下床,我心里的火蹭蹭蹭就上来了,呵斥他,抱着他不让他下去,他就开始哭了,怕哭声吵醒别人,我又只好哄着。每次听他哭的时候,我心里很烦躁,也许大家会觉得我变态,小孩子哪儿有不哭的,这我知道,可是我最讨厌的是,他知道用哭来解决我们对他的限制,有什么东西我们不给,他哭,爷奶马上会过来给,不让他玩,一哭,爷奶马上会过来哄,他知道哭最管用,就知道频繁使用这一招。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终于到了快6点的时候,他扛不住要睡了,虽然我知道其实他早就困了,但他已经习惯了要玩到精疲力竭,才肯睡去。等娃睡了,我终于得以沉沉地睡过去,以至于7点闹钟响,自己按掉继续睡,一点记忆都没有。直到7点40分,婆婆在外面敲门,问我们怎么还没起,是不是今天不要上班,瞬间惊醒,立马从床上跳下来,洗漱换衣出门,来不及吃早餐,在楼下买了包子,到办公室,还是迟到了几分钟。
一上午昏昏沉沉的上班,心里深深懊悔昨晚对臭小子的态度有些过分,他要玩,那就应该起来陪他玩。每次都因为他的睡眠问题抓狂,闹矛盾,可最终妥协的都是我,既然这样,何必把坏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做一个坏妈妈。如果我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又怎么去引导孩子。
深夜的理智,总是会随着困意渐渐麻木,这时候坏情绪的怪兽就会窜出来跳舞,让你崩溃让你抓狂让你气急败坏。抱一抱这样脆弱的自己,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