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此霸气而又强盛的王朝为何会轰然倒塌?
阮景东老师所写的《大明王朝300年》给我们娓娓道来。
作者以纪传体为依托,讲述了明朝十六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事件等。
以政治和经济为主要切点,讲述了明朝300年从开局强盛到衰落再到灭亡的历史。
这本书读起来堪比小说,令人津津有味,却又发人深省!
1.究竟什么样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朱元璋因胡惟庸一案,从而裁撤掉丞相一职,同时又令后世不可在立丞相,更让后世严格执行他的决策!他是否会想到因他这一政策,从而导致官宦乱整,间接导致明朝的灭亡!
任何决定或许都不是一成不变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会存在漏洞以及不足,要及时调整,而不是因循守旧。就如同婚姻是农耕社会的产物,进入工业社会,婚姻也许并非是必需品,更要以发现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以以往的标准以此衡量。
2.教育孩子应该是严格好?还是宽松好?
朱元璋,洪武一朝,以武治天下,严苛,并且压抑。
朱允文,建文一朝,以文治天下,引起藩王和武将的不满。
治国,更应该刚柔并济,如同我们所说的中庸之道,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太松太严都不太好,而是,既要尊重孩子天性又要使其心存敬畏。
都说读史可以明智,同时也会给我们一些思考。喜欢明史,一定不可错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