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你的计划是错的……

你的计划是错的……

作者: 鲁秀亮 | 来源:发表于2017-01-16 12:38 被阅读0次

    (一)两个成功公司的失败计划

    Instagram是一款图片社交软件,相当于中国美图秀秀和微博的结合体,由于滤镜功能做的特别好用,成功培养了一大批欧美国家的网红,迅速成为全世界知名的爆款应用。2012年,Instagram被Facebook以7.1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尽管价格昂贵,但Facebook感觉自己赚到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按理说,Instagram有了一个这么好的爸爸,自己也一直发展的不错,好好做就是了。但是,Instagram却在2016年5月实施了一项非常作死的计划。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Instagram将6亿多用户非常熟悉的复古相机的Logo图标,换成了彩虹色的扁平Logo图标。这个改变受到了来自用户和媒体的猛烈炮轰。在营销行业非常有影响力的《广告周刊》公开写文章进行批评,标题就是:Instagram的新图标丑爆了,请问能改回去吗?还有的媒体直接称新图标是“垃圾”,网上也流传起教用户怎么把图标改回去的教程。这次改动会对Instagram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不好量化,但这个影响毋庸置疑是负面的。

    左为旧logo,右为新的,确实丑!

    无独有偶,这种主动对自己的成功产品进行改革而遭到大范围反对和媒体集体炮轰的事件可不是孤例。我们都知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一对冤家,上世纪80年代,为了恶心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做了一个街头试验,他们把两个品牌的可乐装在杯子里,通过盲测让路人评判哪个可乐更好喝,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百事更好喝。可口可乐很不服气,自己也进行了一轮测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这让可口可乐高层大为震惊,决心着手改进配方,并于1985年发布了名为new coke的新配方可口可乐。当时的CEO还得意洋洋的说,这是可口可乐有史以来做的最有把握的一件事。结果呢,一经发布,new coke遭到了消费者的强烈抵制,公司接到成千上万的投诉。消费者觉得受到了深深的背叛。甚至有人说,即使你在我家院子里烧国旗,也比不上你修改可口可乐的配方让我更愤怒。可口可乐公司损失惨重,不得不重新换回原配方。

    这次事件还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关于一杯可乐和一瓶可乐经济学的讨论,也算是为学术界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二)为什么这些计划会出台?

    能够把企业做的如此成功,公司的决策者肯定是万中无一的聪明人,且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但为什么就是这样的牛人,还总是忍不住做出类似被证明为愚蠢的改变计划呢?

    英国记者Oliver Burkeman在他的新书《解药:专供受不了正能量思维的人了解的幸福研究》中,对此类现象提供了一种解答。

    书籍封面

    人给自己设定目标,并倾向于制定计划去达成目标,也许并不是因为看到那些有目标的人生活得更好。人制定目标和计划,是因为人对目标和计划本身,有一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就是对确定性的追求,对不确定性的极度厌恶。

    应用到上面的例子里,就是公司领导层对业绩增长的追求,对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厌恶。

    登山者爱说“因为山就在那里”,意思就是我登山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登顶本身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定下目标后,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进行训练和准备。一旦正式开始攀登,哪怕天气突然恶化也不愿中途放弃,宁可违反规则也要登顶!我们看珠穆朗玛峰登顶路线旁边倒下的一具具尸体,他们到底是怎么一种境界?

    why they die?

    也许,只有心理学家才能够理解他们。心理学家分析,对这些不顾一切登顶的人来说,“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目标了,“目标”已经成了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有了登顶这个目标,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才有方向,才能好好活下去。

    心理学家说,这些人之所以如此重视目标,是因为他们惧怕“不确定性”。当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可以按照既定的进度展开,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并且可以忽略与目标无关的一切。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真的是一种令人感觉非常充实的生活,每天都充满干劲。

    但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计划,其实可能是有害的。

    1、为了实现目标不惜一切代价,这会导致忽视危险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最终落得像登山运动员一样的下场。

    2、为了实现目标,会不惜犯规、作假,甚至不择手段。这个倾向会造成怎样的恶果,就不用赘述了。

    3、如果目标非常明确,达到目标就会止步,而不顾现实情况。这涉及到行为经济学。比如一个出租车司机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天赚300元,当天气不好,打车的人增多时,他们仍然选择赚够300元就回家,而不是利用好机会多赚点。不是玩笑,这是真实的案例。人对确定性的追求,竟会达到这种程度。

    追求确定性,极度厌恶不确定性。这是大多数人在制度计划时的真实需求。

    (三)大脑不堪经常改变的重负

    我们知道了这些错误的计划是基于对确定性的追求而做出的。接下来再看看消费者为什么不买账?

    在购物时,人的大脑是怎样运行的呢?一位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指出,人类的大脑只相当于20MB的电脑内存,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的性能也会越来越差。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研究,人一旦超过25岁,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只剩下5岁时的5%。这说明人类的大脑很容易不堪重负。所以面对选择时,为了节省能量,大脑更倾向于做重复的选择。所以人们的购买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习惯。人是惯性动物,多数购买习惯也是出于思维习惯。所谓的品牌忠诚度也是一种惯性的体现。(《哈佛商业评论》2017年初合刊的封面文章:how to win and keep customers))

    对于公司来说。要留住顾客的关键,不是期待通过不断的变化来吸引顾客眼球,而是不要增加顾客的负担,尽量让选择变得简单容易。宝洁前CEO雷富礼深谙此道,他说 ,要保持业绩,不在于给顾客完美选择,而是要给他们简单的选择。

    说句题外话,从这个角度看,小米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因为小米提供的产品够简单!

    (四)什么才是好计划?

    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重新定义公司》一书中给出了他的看法:

    绝大多数人在开创一份冒险事业之前都会做商业计划,然而事事都处在瞬息万变之中。任何完备的MBA式的商业计划都会在某些至关重要的方面存在漏洞。计划要以战略为根基。一份好的计划有三个重要原则:

    1、以独特的技术洞见为基础来打造优质的产品,而非市场调查。亨利•福特当年说:“如果我去问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们一定会说想要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因为人们当时只知道骑马,根本不可能想到汽车。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就是一种“洞见”。

    2、开放为王(不要只盯着收益,要以发展为先)。谷歌的很多产品都是免费的,比如搜索和谷歌地球。他们发现平台越开放,越容易实现快速扩张,获得超大的流量入口,也就越容易找到更多的盈利点。

    3、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但不要被对手牵着鼻子走。许多企业领导者花费大量时间来观察和模仿竞争对手,殊不知这时往往会杀出一个不在乎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者,用全新的平台颠覆整个游戏。比如苹果的出现干掉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阿里巴巴的出现干掉了国美和苏宁,滴滴打车的出现干掉了一众出租车公司。

    公司决策这类计划离我们太过遥远,没必要太费心。对于个人来说, 人生当然可以有一个大的努力方向(即战略),但是不应该给自己设定特别具体的硬性目标和过细的计划。我们的人生哲学必须考虑不确定性,随时应对机会和风险。

    对于个人来说,什么叫好的计划呢?“得到”专栏的作者万维纲(同人于野)给出了一个判断标准:你到底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下次做计划时,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计划是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xp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