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总感觉自己应该写些什么。
一直坚持读书是让我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我一直都在鼓励自己,每天至少阅读一小时的书。
但在我的番茄To do计划里却是给自己定为了每天阅读两小时。
人啊,不能老是满足自己的初始计划,要给自己压力和动力。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很多人仍然会在问:读书到底有啥好处?
读书有啥好处,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自己喜欢,很享受阅读的乐趣,看到文字就开心,就这么纯粹,这么简单。

01/
初中、高中的时候喜欢看世界名著之类的书,比如《飘》《红楼梦》《西游记》《穆斯林的葬礼》《骆驼祥子》《百年孤独》等,这些书能让我反反复复看的就只有《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了。
说到《红楼梦》,不得不推荐蒋勋的说书了。
《百年孤独》是一本很难啃的书,但真的特别特别有趣,我至今还记得书最后的那句话: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也还记得那时大学毕业找工作,去浦发银行面试,当面试官让我讲一下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时,我当时毫不犹豫地说出了《百年孤独》这本书,这本书真的超级赞。
02/
到了大学,自己阅读的口味就开始慢慢地变了,自己心情好像变得浮躁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沉得下来看书了。
公众号微博知乎抖音小红书这些社交平台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带来的快乐绝对不止那么一点点,总会让自己迷失在其中。
但我深知我的阅读习惯一定不能丢,一旦丢了,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
说到这,我最感谢的作家就是东野圭吾了,是他让我把阅读习惯慢慢捡回来的。
那时大二,在学校图书馆看的第一本他的书就是《解忧杂货店》,说实在的,这本书并不咋样,但我有个习惯,我看完每一本书后,我总喜欢在豆瓣上看这本书的作者生平,东野圭吾,日本推理作家,他评分最高的书是《白夜行》。
我一看那本书的简介,噢我喜欢,于是我便马上买了这本书看,真的是超级好看的,这一看便不可收拾,我紧接着看了他的《幻夜》《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秘密》《虚无的十字架》《流星之绊》等35本书。
35本书,那时候的我真的可以拍着胸口说,我喜欢东野圭吾,我把他的书几乎都看完了。当然,现在我已经不喜欢看他的书了,因为现在他写的书没有以前的那些好了。
我只会因为书爱上此书的作者,绝不会因为那位作者而爱上他所有的书。
03/
后面我就发现我的阅读习惯不知不觉地促使了我对我读过的书进行主动分类,自己也有了自己固定喜欢的作家,比如我国的余华、孙频、严歌苓、张爱玲,还有国外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埃里克·艾玛纽埃尔·施密特、赫尔曼·黑塞、艾丽丝·门罗,这些都是我一直喜欢的作家。
到现在为止,我读过的书不知道有多少本了,豆瓣记录的是在17年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是186本书,看到这个数字我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哈哈哈哈哈~
有时我会建议我身边的朋友一起读书,我也不会强求,因为读书这东西只能是自己的事,别人是无法干涉的。
04/
文章的最后我想推荐几本书,是我最最最最最喜欢的,看完会受益匪浅的书。
一、《百年孤独》
二、《平凡的世界》
三、《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四、卡勒德·胡塞尼三部曲
五、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三部曲
六、那不勒斯四部曲
读书本就是无止境的,如果和我一样喜欢看书的,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呀。

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对于我来说,还是一年里买书特别便宜的日子,当当居然买100减50耶哈哈哈哈哈,心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