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看《写出我心》这本书。其中有讲到关于写作的练习,可以写一写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可以写一顿早餐,那顿早餐的细节是什么样的?或者是坐在某一个地方,描写一下把周围的细节,也学着去详细的描述自己的感受。如此当读者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也能够有设身处地的感觉。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作家或是故事的讲述者。当我们真的能够去放慢脚步,留意生活中的每一项细节,那么就可以写出很有力的文字。
就像在成长营的课程中,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叫做正念刷牙。有同学在完成这项作业后,写出了非常棒的文章。很多同学都在觉察日记中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每一篇从心出发的觉察日记都是那么的动人,那么的感人。
在成长营的课程中,无论是练习倾听、反馈、还是发问,每一次的练习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分享,就经常会让对方听得泪流满面。我们并没有,也不会去讲写作的技巧,也不会去讲如何讲好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是感人的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听从自己的本心。
我突然想到,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去正念用餐,在吃饭的时候尝试着放慢脚步和自己同在,去观察自己所要吃的食物。带着好奇心,就像是第一次看见这些食物那样,用心的观察,那又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呢?
想起在文叨叨的写作训练营中,我们学着去描述一个场景,不也是让自己充满好奇去仔细的观察每一个细节,去聆听每一个方向冒出的声音,去描写这些细节吗?而这些细节的描写恰恰会给人带来很强的代入感。
我记得有一次描写自己的一个情绪的场景。当时我回忆了自己的一些内心戏。我在进化教练的课堂上突然被告知,我要被老师督导,那一刻我特别特别的紧张。在接下来的茶歇中,我不敢跟同学说话,也不知道要如何缓解自己的紧张。我一个人接了一杯水,静静的倚靠在栏杆上。外表看起来我很淡定,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在发抖的,我的手在发抖,我的腿在发抖,我的嘴也在发抖,我的整个脑袋都是懵懵的,有一种嗡嗡嗡的感觉。那一刻,周围是那么的热闹,可我似乎感觉到,那个热闹的世界是他们的,而我不在那个世界中,也听不到他们的热闹。
也许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很少去关注这样的细节。当我们真的去觉察、去练习,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好的观察能力。而真正打动人的不正是这些细节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