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小被寄养的孩子,,
他们生长的环境不断变换,好不容易有了停留的岸口,又随时可能被带走。
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的朋友阿玲,就曾对我说过:
在深夜里,她常常觉得自己没有根。
她融合不进自己的寄养家庭,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也联系不强。
而这种没有根的感受,其实是源自于没有归属感的焦虑。
“没有根”这个说法,其实很形象。
在《西游记》第六十九回里有这么一段剧情,孙悟空给人看病,说药引要用无根水。
里面提到的“无根水”是这样描述的:
“井中河内之水,俱是有根的。我这无根水,非此之论,乃是天上落下者,不沾地就吃,才叫做无根水。”
没有落地的水就是无根水。
没有落地意味着一直在空中,身无归宿,心无归属。
文学作品中也常会用“无根之人”来形容那些一直在外漂泊或四处飘荡的人。
很多人也是这样,喜爱社交,也有不少朋友,但依然会有种不知道自己可以停留在哪里的孤独感。
走在路上,看着形形色色的行人,繁华的城市街景,却仿佛有种距离感。
没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而自己也不属于这个地方。
遇到可靠的人,就会产生一种想依靠、想停留、想有一个家的渴望。
但每次都不敢放心停留,因为害怕对方随时会离自己而去。
2)没有能力自我负责
对无根感的焦虑,其实是出于「对自由的恐惧」。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由意味着永恒的孤独。
进一步说,自由意味着要自我选择。这时不仅要为个人的作为负责,也要为个人的“不作为”负责。
所有的事情都要独自面对,这会让人感觉无人可依、无处可依。
很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将无根感带来的焦虑称为“焦虑的底端”。
它甚至比死亡,更让人感到焦虑。
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像阿飞那样的浪子,不是应该享受自由,害怕被束缚吗?
事实恰恰相反,不愿意被束缚只是表象,“想要自由”,也是他用来掩饰自己的伪装。
他早就厌倦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只是遇见谁都无法安心依靠,所以不得不维持着自己的浪子形象。
而这种的心境的形成,也许和他的过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些从小被寄养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