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但是各地日军,并没有立即停止抵抗,有的是因为没有接到投降令,还有的是武士道精神作祟,蓄意顽抗到底。
在此情形下,中国军队只有好打!
8月9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严正声明,号加全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
大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八路军新四军在各个战场横扫倭寇如席卷。
薛世光率新民区武装,配合七师主力部队,打进无为县城,守城日军如同惊弓之鸟,被迫投降。
为了适应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中共中央1945年9月19日发出《目前的任务和战略部署》,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和发展东北、巩固华北、坚持华中的战略方针。调整战略部署: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开赴东北;新四军(除五师外)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
9月22日,华中局致电皖江区党委,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皖中部队撤至淮南的电令,要求党政工作人员全部撤退,只留部分秘密工作者和少数秘密武装在原地坚持。
薛世光在无为城区区委书记任上不到两个月,即开始奉命北撤。
党政工作人员均随部队北撤,领导干部一般都在部队中任职。当时,北撤的巢无中心区地方武装合组成立一个团,团长刘圣起,政委张世荣,薛世光担任第三营教导员。
地方部队都是本地人,很多人不愿离开家乡,北撤途中有不少人开小差跑回家。
薛世光的这个第三营,都是新民区的子弟兵,干部都是薛世光一手带出来的,虽然也有恋家情结,但全营的凝聚力相对要强一些。所以,三营只是在散兵湾过巢湖时,走掉十几个刚参军的新兵。
此后一直到山东,第三营再没有出现开小差的现象。
北撤从9月底开始筹备,10月初集中行动。
北撤部队分水陆两路行进。
走水路的,主要是押运物资。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储存的粮食、被服等军需物资,都从江边码头装船,在长江顺流而下,到江阴上岸,转运苏北。
大部队和地方党政人员轻装上阵,走陆路。陆路需要先北渡巢湖,由于船只有限,人员都聚集在巢湖南岸散兵湾,排队等候。
散兵湾地处银屏山脉的西尽头,因为湖岸在这里打了个弯,故而成为一处天然码头。码头后面有个小集镇,称作散兵镇。集镇东临一座山峰,是为楚歌岭。传说楚汉相争时,楚兵垓下之战后溃退至此,忽闻山间楚歌箫声如泣如诉,顿时勾起楚兵思乡之情,一夜之间尽皆散去,此地自此以“散兵”名之。
往事越千年,今七师北撤,此地又成了兵马聚散之地。不同的是,此时的兵马是胜利之师。
薛世光的第三营从无为赶到散兵湾时,已是中午,一直等到傍晚,前面还有许多人,看来今晚过湖无望,只有等明天了。
正准备安排就地宿营,忽见一队女兵匆匆赶来,走在前面的分明是刘梅。
“刘梅,”薛世光激动地举手招呼着,“到这边来。”
“哟,你们地方上行动也够快的嘛。”刘梅欢快地跑了过来。
“是啊,你们怎么落到后面了,按说你们女兵应该早点走不是?”
“女兵怎么啦?女兵也要执行任务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