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聆听了程翔老师的一节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课,收获颇多。
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安排上,程老师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思维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无丝毫“作课”的哗众取宠之感。使课堂整个过程朴素自然,如潺潺流水,自然流淌。
整堂课教学过程大致包含“读、评、议、结”这样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读”——即“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程老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我不认识他》这篇他曾经的学生的佳作,通过阅读体会及老师的阅读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情感有了较充分认知理解。
“评”——即点评评价,学生在“披阅”文章后,再对文章进行“批阅”,是一个理解认知过程。程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满分100分的标准对作文进行了独立打分。
“议”——即议论探究。在本节课中,“议”分为“自议”和“互议”“再议”三个步骤,首先学生根据自己所评分数,作理由阐释;接着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分理由。那么,每个人对作文的评分为何不一样呢?在讨论中自然引出了“作文批改的评价标准”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议”,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结”——即,总结出“结论”。针对于“评改记叙文的标准”的总结,程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每人写出三个评改记叙文的标准;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了一篇好的文章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相对一致的三个标准:选材严格、主题深刻、故事性强。
有发现才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收获。通过程老师的这节课,我越发觉得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更应该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又不断的发现新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记叙文写作的选材立意上,程老师特别强调了“写文章写什么,要写心灵的疼痛”这一观点。“写心灵的疼痛”,程老师一语中的,言尽记叙文写作之核心所在。
写文章就是要把你的想法用文字呈现出来,把你的情感用文字传递给他人。只有你呈现的故事蕴涵真善美,你传递的情感流露真实的喜怒哀乐,你的文字才会跳跃、才会精彩、才会深刻、才会感人……从而你的文章也才会千古流传。试想,屈原心中若不哀“民生之多艰”,笔下难有《离骚》之千古忧怨;杜甫眼中若不见“国破草木深”,笔下难有“鸟惊心”“花溅泪”之山河悲叹;辛弃疾胸中若不怀“沙场秋点兵”的宏愿,笔下也难有“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之感人画面……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批文以入情”、“情动以辞发”之句,前者强调了阅读时要动情,后者强调写作要用情,而程老师的“写心灵的疼痛”的写作之观点理念,正契合此意。
可是,反观如今学生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在遣词造句方面优美绝伦的比比皆是,但有几篇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呢?
再反观我自己,作为语文教师,我在作文指导方面,过多的注重了“套路”的设计、“辞采”的雕琢等,而忽略了作文最重要的一点——“情”。是的,“写心灵的疼痛”,这才是写作的“灵魂”所在。谢谢程老师也给我上了一节“作文指导课”。
程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依然紧扣大会“立德树人”这一主旨,明确了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顶天立地的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在作文指导上循序渐进,点拔到位,发现亮点,及时切入。个人觉得,程老师的课堂是真正的原生态课堂,绿色课堂。这样的课堂生态,一如一直静美如初的桂林山水,当你真正置身其中,你会觉得,你所品味到的诗情画意,其实都来自于天然与纯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