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0%的我们不相信命运会弄人

80%的我们不相信命运会弄人

作者: 侧沿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01:33 被阅读0次

    我相信这一刻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人在结着蛛网的简易房间里,就着暗淡的灯光和萧瑟的风声赌博;

    有人在行窃,

    有人在施暴,

    有人买醉,

    有人偷欢;

    也肯定有人还在写字楼里工作,灯光惨白,静静响着电流声,楼下街头车灯来往;

    有人还在清扫地面,

    有人按照作息在家做事,

    有人锻炼身体。

    但大部分的我们只顾得上活着,常常忘记命运的作弄,就像悬梁的冰锥。

    「想为留在去年的人挥手告别 」


    留在去年的,除了人尽皆知的名家余光中老先生外,也许还有一些身边的人。我就有这么一个印象颇深的。

    那天距离18年春节还有五天。晚上和女朋友很开心地到万达挑新衣服,互比谁买的便宜。兴致勃勃试穿了几件,最后买了一条269的裤子,和一件打折T恤。

    一人拎着一袋衣服出来,在电梯上等的时候点开微信,我们高中同校,于是看到了来自同一个校友群的消息。是一位同学,在那一刻因为感冒突然脑梗去世了。自打走进商场就持续放着的,恼人的喜庆背景乐,在那时唱针好像走歪,跑出了我的耳朵。我们在商场里为春节购置衣服的时候,一个人,甚至也许是有一些人,去世了。

    刚开始只是感觉惋惜。琢磨着,后劲突然上来,感受到了命运的大手如此冷静残酷又捉摸不定。那块冰锥完成了任务。死亡的命运来临,就像挂掉电话一样简单。

    明天的风吹不到她

    太阳再大

    也不怕


    「 每个人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冰锥 」

    穿越了人潮,回到家之后,争先浮现脑海的是,《死亡诗社》这样的老电影,继而是《超脱》中艾德里安 · 布洛迪带着眼泪的脸。

    《死亡诗社》对我影响很大,某乎上有人评论这是青春宝典,感觉这种评论过于轻浮,因为青春才是人最好的时候,难道人不应该一直保持青春的心态和老者般砥砺的思考进行生命的探寻吗?

    在当时,电影的一幕幕跳了出来。罗宾威廉姆斯带着学生站到课桌上,希望帮助他们用超越本身和将生命每一刻当作最后一刻,而非否认自然法则和信仰的心态生活下去;想到他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走廊上课时的那句 "carpe diem(把握时光)" ;深夜山洞里的同学们围坐着,其中一位念起,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作为我大学英美文学课程的研究对象,记忆深刻)。

    死亡,对于生者是痛苦的。我为同学的去世感到怅惘和痛惜,希望她在另一边过得更好。但也谢谢这么一场死亡,提醒我抬头看看冰锥,然后睁开眼睛活下去。每个人都在等待自己的冰锥,而我希望能祈拜冰锥,然后更有意义地生活。

    在电影《超脱》中,(记得以前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感觉,就像是在极度干渴的时候,咕咚咕咚喝下三大杯凉水之后喉咙的丝丝疼痛和舒展。)出现了这么一句台词:

    "And never have i felt so deeply at one and the same time, so detached from myself and so present in the word."

    台词引自加缪,原文是:

    "Et jamais je n'ai senti, si avant, à la fois mon détachement de moi-même et ma présence au monde."

    他的《局外人》,还有法国短篇动画《91公分之外》,似乎有着对这句话进行形象解释的意味。简单翻译,就是

    “我从未有过如此感受,既超脱于自己,又全身心地浸染人间烟火。”


    灵魂曾经走出身体,互相对视,最后成为朋友,进入人生的剧情。《超脱》这样一部算得上极端消极的电影,充斥着死亡、避世情绪和自我绝望,居然出现了这样一句呐喊着生存欲望的话语,像是死而复生的人,赤裸地站在山尖,对底下的草原和溪涧郑重宣告自己的誓言。

    「 风铃 」

    我们被洪流裹挟着,追求眼前,追求物质和潮流。淡忘了童年的本能,即追求自己,追求更加永恒的,和更加好奇的。我的喊声显得如此苍白且幼稚,但我仍然希望这能像门上的风铃,被少数的过路人听见。

    Peac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的我们不相信命运会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is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