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段之记录----表演:“我”是“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段之记录----表演:“我”是“五壮士”

作者: 刘霞辉 | 来源:发表于2020-10-13 20:01 被阅读0次

    补2020/10/12课堂记录。《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段之记录----“我”是“五壮士”(可惜没有拍图)

    《狼牙山五壮士》里面用到了点面结合描写法,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清楚点面描写法,以及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壮士们不怕牺牲的英勇与奉献精神,上课临时采用了表演法,让孩子根据文本(主要针对第二自然段的诱敌上山和第六自然段的英勇跳崖部分)对每位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揣摩表演(文本里有些是神态、有些是动作,所以尽可能的到位,就需要每个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物分析、探讨,虽然没有语言描写,如何根据现有文本的神态或者动作以及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来感悟出壮士们的潜在语言)。

    首先针对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部分进行准备:给8小组各自5分钟的时间进行人物分析,提前说要求:1,讨论的时候尽可能声音小点,否则教室会显得乱糟糟的;2,表演的时候要包括神态(眼神也要到位)、动作、潜在语言(比如说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沉着”后面包涵的东西就比较多了);3,有五位壮士的细节描述,每一次每一个人物派自己组表演最好的那一位进行pk,尽可能每个人都能参与到;4,由于时间的关系,每一个人物选取3-4组(以举手的积极性和举手人数来定)。

    经过紧张激烈的讨论后,班长马宝玉的角色开始上演---“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第一个表演的是第三组的周华同学,一开始是有点笑场,很难严肃起来,让他再次品读文本,然后做情感调节。周华立马收起了笑脸,大声喊道“同志们,给我狠狠地打”。引来了满堂的笑声,这笑声肯定不是笑话,而是对他的表扬的一种肯定。跟着进行点评“周华把潜在的语言表演出来了,这是非常棒的,一个专业的演员就需要有解读文本,体悟情感的能力。虽然眼神、表情不是很到位”。接下来上场的是第一组的女生松林的“班长表演”,虽然是女生,却真有几分大气凛然的神情,一声吼“鬼子们,去死吧”,说罢,扔了一个自制的“手榴弹”出去。说完自己趴在桌子上,但是明显班上的同学的是非常认可她的表演的,掌声自发地响起。“松林虽然是女生,但是表演非常到位,声音不仅响亮,而且声音里还饱含了对日寇们的无比痛恨,那刹那间的眼神也是满怀仇恨,非常得棒。”······最终松林获得了“马宝玉”最佳扮演者第一名,为自己组赢得了三分。

    接着就到了副班长的角色演出----“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大家对于打一枪就吼一声心里可能清楚,但是总觉表演不出来。好几位“啊”一声就自己笑场了。最后周华同学赢得了最佳演员,他的“啊”声充满了满腔的怒火(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简单的文字表述,背后是满满的情感,难以拿捏,演员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第三场就到了宋学义----“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第七组的皓东第一个表演,白白净净的小男生确实不太适合演这种硬汉,鼻子上还挂着黄鼻涕的皓东圈没有抡就把“手榴弹”扔出去了。这里大家又一起讨论“为什么要抡一圈”?就是为了能使出浑身的力气,这里和孩子大概说了离心力(五年级上科学的时候和他们说起过),并让他们自己再甩甩胳膊试试。很多时候课堂表演没有把控好就变成了玩儿了,再次强调情感,如果你自己处于当时的情景,被日寇侵略、欺负、烧杀抢夺,国家有难、亲人分离、社会一片动乱、民不聊生·····你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孩子们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去轮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小小壮士。

    最后到了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如何体悟“绷”和“全身关注”成了大家的重点,这一次演出就是派2个演员上场了。第一对上场的是两位女生(第三组的湘和晴),打着咪咪笑,脸怎么都绷不紧,我差点都要跟着笑场,她们选择的是卧姿(既趴在课桌上,掰出大拇指和食指,半眯着一只眼睛瞄准敌军进行射击)。第二队同样是女生(婷和晶),她们两采用的是站姿,面部是比较严肃没有笑容,用一只手端着另一只手,做射击状,嘴里不时发出自制的“枪机声”--“pia、pia”,同时两人之间还有暗号----比三,比六(估计是说几点钟方向有敌人,上课的时候有提过打枪声音太大,战士们之间的交流肯定不能靠说话。)

    其实关于表演还是比较费时间的,这样我的语文课是完全不能像普遍规定的那样一篇文章两个课时,我通常都是四个课时,尴尬了。

    通过前面对第二自然每个人物的分析表演,第六自然“英勇跳崖”部分的表演相对而言就顺畅了很多、速度快了很多。所以这次选了6个小组进行上台pk。在表演前,让孩子们齐读“英勇跳崖”的4个自然段(重点是第六自然段)。第一遍读的软绵绵的,于是我提问“激动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声音才是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第二遍的朗读,不敢说是惊天动地,起码是惊动了教室,震撼了我的耳朵,刘豪同学在读到“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的时候,右手忍不住向上用力举起,我想这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接着就是孩子们五分钟的准备时间,这一次我看到了更多的道具,很多孩子把红领巾取了下来,想当马宝玉的把红领巾围在了头上,个别细心的同学还有绑在手臂上的。于是忍不住又发问“红领巾是来源于哪里?”孩子们答道“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是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很好,那我们班上的小小壮士们再一次来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热血沸腾吧”。这一次是五位壮士的整体表演,虽然没有针对每位壮士的描写,基于前面铺设的点面结合描述,希望孩子们在这里也能把其他几位没有怎么描述的壮士的英勇跳崖的场景演出来。大部分人都抓到了任务的特征,班长头部负伤都包扎上了红领巾,摔碎了从敌人手里抢来的枪支(此处枪支大部分同学用铅笔代替),高喊口号英勇跳下悬崖(演班长的好几个同学虽是假跳,但是真的是跳倒趴在地上,也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敬业精神。但是演其他四位壮士的孩子们就只是跟着跳,有些甚至笑场)。最需要表扬的是裕钧,他们那组最后上场,他是班上长扮演者。开始上场后,他的表情突然凝重起来,坚定不屈的眼神、视死如归的神态、铿锵有力的口号、毅然决然的跳崖,让我心生几分敬佩。

    经过简短的点评后,孩子也体会到了后面的跳崖,尽管马宝玉的戏份最多,但是大家是一个团队,除了这个“点”的描述,不能忘了其他队员,只有每一个人做好了,才能重现作者对于五位壮士“面”的描述。最后让孩子们看全文朗读的视频版,里面除了朗读还有《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段,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同时也反思自己的表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段之记录----表演:“我”是“五壮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kb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