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音节读第三声,基本释义有两个,鼓吹别人做某人事,如怂恿,再是惊惧。把"怂"上下剖开去看,分"从"和"心",从是听从,心是内心,从心即听从心声,从字面本身看去并无不妥。人们常将它念作第二声,夫妻拌嘴,妻子指着丈夫的鼻子,骂,真怂,是说窝囊,战场上指挥官枪毙逃兵,喊,别怂,是说胆小。于此所见的怂和所听的怂产生了矛盾,耳闻更胜一筹,怂字便归为贬意。
人是自尊心极强,一者说另一者怂,另一者对一者定是没有好感,这种没有好感是易被压制,成了一种劣根性。日军侵华,日本兵力不是很多,作战占了上风,后来有了皇协军。人们看不起皇协军,呸,狗汉奸,真怂。皇协军面对枪口,念第三声,惊,选择"从心",我要活下来,结果是活了,从错了心,于是有了第二声的名头,却强颜说,好感。
现在的怂是口语化了,既成骂人的唇枪,也成激人的利剑。有的骂单是去骂,没有性命之虞,双方互撕愈烈。有的骂则是一种渴望,别怂,大胆点,听多了让人欠缺思考,行事莽撞。"怂"用来骂,人心是不提倡骂,却是可以将没有的好感从心里骂出,是种宽慰。"怂"用来激,是把自己的标准加在别人身上,不这么做你就是怂,标准的界限好坏却是难以划定,从便只从一人心。
怂是从心,心是人性。处事怯懦,与人不周便去将自己封闭,再次回头有所顾忌,无法从心所欲。平时不擅与人交际,见着女生更是难有话说,多有冒失之举,如此往往,定是给人怂的感觉。抱有缺憾,说,怂字是念第三声,同"悚"音。
网友评论